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网络辟谣平台

  • 2025-02-19 10:02
  • 来源: 科普中国
  • 作者:

  近些年,基因检测已经市场化

  很多人纷纷尝鲜

  市场上出现了各类基因监测产品

  一些基因检测公司推出

  “天才基因”检测套餐

  声称通过唾液样本

  就能预测儿童的智力上限

  我们真的能用基因密码

  破译人类的智慧密码吗?

  基因检测测智商

  是怎么操作的?

  要想知道这东西靠不靠谱,得先知道商家到底是怎么操作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购买了一份基因检测智力的产品,那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收到一份基因检测的套件。你只需要按照说明书的指引进行操作,然后将样本送回实验室。之后,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处理它。他们会使用提取试剂对口腔拭子中的细胞进行处理,从而提取出其中的DNA。

  接下来,使用基因检测试剂盒中的预混PCR反应液对提取到的DNA样本进行扩增。这一步是基因检测的核心步骤,目的是放大与智商相关的特定基因片段,使其能够在检测中被观察到。

  一般来说,商家会选择多种与智商相关的基因进行扩增,比如:COMT和MCPH1基因。其中,COMT基因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有关,这一区域与认知控制和情绪调节密切相关;而MCPH1基因则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有关,影响大脑体积和神经发展。这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因此它们成为了基因检测中的关键目标。

  PCR扩增完成后,使用荧光定量PCR仪对样本进行分析。根据判断,实验人员能够确定样本中 COMT和MCPH1基因的变异类型,并得出一个基因评分。最终,基因检测报告会综合样本的基因评分,给出关于智力遗传特性的分析。

  商家的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单个基因预测性状。这种操作较为简单,突出一个字:快!它主要依赖于PCR扩增技术,针对特定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它的目标是通过DNA分析直接识别出目标基因是否存在特定变异,并通过这种单基因分析来预测学习能力的潜在问题。

  单个基因预测

  某方面性状靠谱吗?

  问题来了,单个基因预测某方面的性状,靠谱吗?

  可以肯定地说,不靠谱。因为单个基因往往只能影响智力的一小部分,无法完整解释智力的差异。智力的形成不仅仅由一个或几个基因控制,而是通过多个基因以及这些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还是以COMT为例,COMT基因有Val型(高活性型)、Met型(低活性型)等。研究发现,Met 型可能与较好的工作记忆表现相关。

  然而,根据2005年Andreas Meyer-Lindenberg 的研究显示,COMT基因Val158Met变异确实对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在需要高认知负荷的任务中。然而,这种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主要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和认知负荷,在低负荷任务中几乎没有差异。研究也表明,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认知表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单一基因的影响并不足以全面解释个体的认知能力。

  不止单基因检测

  多基因检测也不靠谱

  当然也有一些商家会利用多基因检测法来评估。但事实证明,多基因检测预测智商的方法依然不是非常靠谱。2018年,Savage的研究结果仍表明,多基因评分的解释能力有限。该研究使用了来自多个大型GWAS的智力相关数据,并整合了来自不同人群的基因型数据,总样本量达到了28万人。

  结果发现,多基因评分能够解释智力差异的约5%到10%,也就是说,通过基因评分,研究者能够预测个体在群体中的智力差异的一小部分。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解释力,意味着尽管有大量与智力相关的基因,基因本身的贡献仍然很有限。

  研究还表明,约90%的智力差异不能通过多基因评分解释。这些差异很可能与环境因素(如教育、家庭背景、社会经济状态等)有关。这强调了环境对智力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智力形成中的重要性。基因可能为个体提供某种潜力,但环境因素在智力的最终表现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从当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基因检测并不能准确预测智商

  虽然基因对智力有显著影响

  但基因检测只能预测智力差异的一部分

  且精度仍然较低

  智力的形成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因素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即便你做了基因检测,收到了检测报告

  也不应该视其为命运的判决书

  而应视其为打开潜能的路线图

  人类智慧的真正密码

  永远写在不断突破的求知路上

编辑: 赵娣
推荐阅读
宛新平:解码徽商精神的现代启示


发布于2025-03-25 00:36:37

徽商回归 点燃“创新之火”


发布于2025-03-23 13:15:18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