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日,第四届文博会华丽落幕。赶在下午2点钟撤馆前,还有不少市民聚集在现场,趁最后的时间购宝。展会举办期间,现场交易火爆,人流如织,文博会不仅成为合肥老百姓文化生活的“嘉年华”,而且给众多展商和贸易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让这一会展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
86万黄山玉雕不乏人问津
“本届文博会,我们公司带了上千件工艺产品参加展会,每一届的文博会我们都参加了,这届的销量是最好的,到目前为止,销售额已经突破十几万元,距离下午撤柜还有几个小时时间,销售量肯定还会有所攀升。”黄山知铭旅游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丁美琴告诉记者。
据丁美琴介绍,在他们带来的产品中,有一件黄山玉雕价格高达86万,上面有天然的桃花红,重达42公斤,展会期间曾有人想出价50万元购买作为收藏;而卖得最好的是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把玩件、挂件,普通市民购买热情非常高。
后悔参会产品带少了
截至昨天中午12时,还有不少市民在馆里寻宝。在文房四宝展区,很多市民抓紧最后的时间选购毛笔、宣纸、砚台。“带了1000多支毛笔过来,现在只剩下100多支了,卖了几万块钱,来之前想着能卖一半就不错了,可是没想到市民的反响这么热烈,真后悔东西带少了,明年合肥举办文博会我肯定还会再来的。”在泾县艺林宣笔厂的展位前,公司法人代表王光华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文博会,这次带来的最贵的一支毛笔价格是5800元,1000多元的毛笔也有人买。
传统文化的一次汇聚交流
据合肥文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博会之所以能吸引众多客商纷至沓来,正是因为政府通过会展的市场化运作,实现了产业发展目标,而企业则在市场化运作中获得发展,繁荣了文化市场。如今,“相约文博会”已成为广大参展商和市民的共同心声。
在本届文博会上,一艘长3.28米,高3.9米的“郑和宝船”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每天都有上千人在这艘战舰前与其合影留念。正如“郑和宝船”的创作主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吴培所说的,合肥文博会是非常大型的展会,不论在规格和规模上都是上档次的,市民参与热情高涨,不光是安徽当地的一些名家名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更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们的心血之作。这是大家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一次绝佳机会,不仅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还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这不光是精品工艺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汇聚交流,现代的年轻人更需要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束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