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经济产业

中安在线   2023-03-22 07:49:0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单珊 姚森   编辑:程洁

  “用自家的老‘面头’和面,经过揉面、擀面、发酵、炕饼等十来道工序,我们大饼就做好了。”在宿州市泗县的一处刘圩大饼制作作坊内,老板娘房艳梅正在熟练地将刚发好的面揪成大小均匀的面团,作为刘圩大饼的“面坯”,每个保证要达到两斤,房艳梅基本上用手颠一颠就能做到分毫不差。

1679369596598.jpg

  “刘圩大饼形状如圆盘,经过炕制,外酥里软味道香,不仅寓意好,口感也不错。我们夫妻俩每天都要卖出三百多个饼,别看我这只有二十多平方的小店,挣得可不少呀。”提起刘圩大饼,房艳梅如数家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泗县因地制宜培育了刘圩大饼、金丝银丝等一批“乡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

  说起刘圩大饼的历史,房艳梅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她告诉记者,刘圩大饼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自己的老家在泗县的刘圩镇,镇里大部分人家都会做刘圩大饼。房艳梅的母亲从年轻时,就在当地的集镇上做刘圩大饼,但是囿于交通和信息传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饼的销售基本上靠吆喝,顾客也都是乡里乡亲。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将刘圩大饼打出品牌,泗县通过举办刘圩大饼文化节、拍摄大饼制作短视频等方式,让刘圩大饼逐渐“走”出了家门,“走”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刘圩大饼暄软得像面包一样,闻起来麦香扑鼻,一口咬下去口齿留香。”

  现如今,作为泗县地方传统美食之一——“刘圩大饼”远近闻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泗县传统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在泗县,像房艳梅这样的刘圩大饼作坊,全县就有50多家,带动农户增收近400人。

  在距离房艳梅的大饼作坊10公里外的泗县大路口镇大张村,农户陈敬然正和工人们忙着山芋粉丝加工。虽然是春寒料峭季节,可是热气腾腾地加工作坊里,工人们个个身着短袖,干得热火朝天。“我们的粉丝用的是本地的优质山芋加工的,大家都俗称我们大路口镇粉丝为‘银丝’。因为颜色鲜亮、品质和口感俱佳,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认可。”谈到自家的主打产品,陈敬然喜上眉梢。

1679369589332.jpg

  近年来,“中国山芋之乡”——泗县大路口镇通过打造产业园区,聚集优势资源,落实政策支撑,完善项目保障,高起点建设以山芋产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山芋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粉丝加工企业达到56家,让“山芋之乡”不断兴起“粉丝经济”。

  在泗县,提到“银丝”,必然绕不过“金丝”。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致富带头人等各种方式,大力发展金丝绞瓜种植,以该县丁湖镇、屏山镇为核心区,打造万亩金丝绞瓜种植基地,推动生态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入,将金丝绞瓜这一黄金瓜、致富瓜打造成泗县又一张靓丽名片,让金丝绞瓜、粉丝成为该县以发展特色农业促进生态振兴的金字招牌。

  除了刘圩大饼、金丝银丝等特色乡土产品,泗县将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还挖掘出小宋梨膏、屏山双孢菇等乡村特色产业,让土特产不断焕发出新生机。

  泗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仝昆鹏说,新征程上,泗县这些本土的特产经过发展壮大,已经褪去“灰头土脸”,而且也不仅仅为泗县“特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为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我们将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让更多乡村土特产成为致富大产业。”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