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三农振兴

——宿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述

中安在线   2022-11-01 08:06:29   来源:拂晓报    作者:王硕   编辑:程洁

  “每亩玉米产量在500公斤左右,大豆在110公斤左右,每亩地净增收在300元以上。”日前,在埇桥区永安镇新合村华成种业基地,提起今年的收益,基地负责人李海满脸笑意。

  据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改等行种植为大小垄种植,充分发挥边行优势。通过该模式,有望能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的目标。

  今年是黄淮海地区首次大面积推广上述种植模式,其中我市448个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着10万亩种植示范任务。作为全市最大的示范区,华成种业新合村基地承担了5000亩任务。

  华成种业新合村基地的丰收,是我市成功应用该模式的缩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首试首成,能顺利达到玉米每亩500公斤左右和大豆每亩100-110公斤的目标产量,平均每亩能增加300-500元的效益。

  精益技术指导 探索复种模式

  谈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市农科院植保所所长刘兴舟曾做过形象的比喻:“单作种植就像是制作‘陶器’,‘手艺’糙一点影响不大;而复合种植如同制作‘瓷器’,如果不能精种细管,就会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该模式在我市第一年推广,解决“怎么种”是保证成效的重要前提。大豆玉米均为夏播作物,存在着“争地”关系。两种作物所需的肥料、农药也不同,如果不持续优化技术方案,有可能会与初始目标背道而驰。

  为了探索适合我市的种植方式,市农业农村局在学习借鉴农业农村部下发的指导方案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多次论证有关方案的可行性与具体细节,制定出两种方案共四种方式,从面积和株数、目标产量、品种选择、种肥同播等多个方面确定技术细节。

  同时,农业专家包县(区)包片小组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开展培训和现场演示135场次,培训种植主体和技术人员4700人次,确保种植遵循技术规程。

  “从6月份种下到10月份收获,在每个关键时间点,各级农技人员都来指导我们如何种植和管理,将技术细节落实到位,为模式的推广应用开好局、起好步。”谈及收到的帮助和指导,李海感慨很深。

  强化保障支持 确保首试首成

  在做好技术的应用推广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在农资农具、金融保障、宣传引导等方面强化保障支持。

  据了解,我市在推广该模式之前,及早落实玉米种178吨、大豆种430吨、专用肥料6000吨,避免出现因农资供应紧俏和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提早谋划播种机械,各项目区购进专用播种机械360台套,提供了有力的机具装备保障。

  同时,在国家每亩补贴150元、省级配套60元(包含10元保险费)的基础上,我市按照每亩50元的标准叠加补贴,为1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的落实提供了金融支持。

  为做好宣传引导,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利用培训会、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宣传,印发“明白纸”1万余张,深入宣传相关奖补政策、种植优势和效益,消除农户心中顾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种植。

  据介绍,在对各县区种植意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明年我市计划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5万亩。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将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本地化联合攻关,聚焦高产耐阴大豆品种、高产矮杆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筛选,围绕除草剂药效评价、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收获期管控等关键问题,持续优化适宜我市大面积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我们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应用示范该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技术细节,提高亩均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示范推广该模式放在战略高度,按照部署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切实提升大豆自给率作出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安文表示。(本报记者 王硕)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