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县区·乡镇 > 砀山

中安在线   2025-04-14 11:02:33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张建军   编辑:刘心珠

  曾经,他身着戎装,守卫祖国山河,用热血诠释忠诚。如今,卸下戎装的他,带着家人一头扎进公益事业,用爱心续写担当。李防震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彰显出新时代退役军人回报社会、为民服务的大爱情怀,其家庭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小家大爱,传递着温暖和希望。其本人和家庭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退役军人系统“百名优秀主任(站长)”、“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李防震家庭入选“安徽省五好家庭”等省级荣誉称号;“宿州市最美退役军人”“宿州市最美拥军模范”等7个市级荣誉称号。2024年7月29日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李防震再次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光荣称号。

  不忘初心,彰显无疆大爱。1994年12月,李防震退役返乡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平时他坚持诚信经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了发挥公司人员服务社会的责任心,在他倡议下,投资60余万元购买志愿服务装备,专门成立了砀山县红耀江淮防灾减灾救援志愿服务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只要是有利群众的事,事无大小,他们都热心而为,赤身上前,去过北京门头沟、河北涿州参与救援,几年来,共无偿服务社会100多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受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无私奉献,诠释为军情怀。李防震积极捐资5万元,购买“老兵您好,欢迎乘车”语音播报系统,覆盖全县所有公交车辆,当退役军人乘坐公交并刷退役军人优待证时,系统会自动播报为老兵送去尊崇。

  扶弱济困,常态帮扶走访。关爱帮助困难群体,李防震一直不遗余力。杜桂海是一名退役军人,2009年因一场车祸瘫痪在床,家境困难。李防震了解到他的境况后,经常前往看望,并送去慰问金及生活物资。“没有防震夫妻俩的鼓励,我早就活不下去了。”杜桂海逢人就念叨李防震对自己的帮助,眼角流下感激的泪水。

  李防震得知退役军人朱磊与妻子相继去世,他对撇下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经常携家人看望孩子,提供生活和学习资助,积极参加家长会,向老师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并承诺将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几年的相处,他早已成为朱家姐弟的精神支柱。2025年春节前夕,李防震再次捐赠5万元,会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妇联、县总工会对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送去爱心和温暖。

  去年9月份,受台风“贝碧嘉”影响,砀山县遭受暴雨袭击,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李防震以实际行动吹响防汛抢险的冲锋号角,连夜组织退役军人“红耀江淮防灾减灾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30余人,2辆拖车,3辆越野车,6艘冲锋舟,齐心协力战暴雨,经过4天3夜连续奋战,转移避险群众1400户,2600余人,运送随身物资5000余件,暴雨退后,他又组织志愿者分赴学校、社区及机关单位进行环境消杀,取得防汛抢险的决定性胜利。

  李防震的妻子张丽娟是一位小学老师,在他乐于助人的带动下,平时在努力教书育人的同时,时常关注班里和学校的困难家庭学生及留守儿童,就像妈妈一样对他们嘘寒问暖,还经常自己买来食品和学习用品送给他们。去年“六一”期间,李防震夫妇还专门买来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慰问学校里的家庭困难和留守儿童。学生见到张丽娟,都高兴地叫她一声“张妈妈”。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子李伟能、儿媳杜锡也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志愿服务队伍中也总能见到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

  从保家卫国到热心公益,这位退伍军人带领全家完成了一场爱的接力。他们的每一次付出,都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社会的角落。温暖、感动、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文明温暖,彰显榜样力量。(张建军)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