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生意特别好,尤其是红薯粉丝和新鲜脱壳的红皮花生米,一天能卖200多单。”除夕当天,笔者走进萧县王寨镇郑楼村百里农家助农直播间,主播袁楚楚穿着喜庆,乐呵呵地说道。
直播间负责人李金朋告诉笔者,除了这个助农直播间,他还在淘宝、拼多多等销售平台上开了多家网店,带动本地近40名村民就业,主播袁楚楚每天直播4次,能推销农产品1000余件,按提成可收入300-800元不等;其他用工大多是60岁左右、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平时主要干些分拣、打包、装车的活儿,一年下来也能挣2万多元。
“近几年,我们主打花生、大豆等农产品,辅以水果、蘑菇等果蔬销售,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打造集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等功能的产供销一体化电商集聚地,极大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该镇副镇长孟晴介绍。
在萧县,农村电商产业不仅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大大提升了当地特产的知名度。
“我们店为大家准备了‘萧县羊肉’‘麻辣羊拐’等各种羊肉礼品盒,既实惠又有档次,欢迎选购。”除夕下午走进许堂心诚全羊馆时,老板马新影正在录制抖音宣传视频。看着琳琅满目的羊肉年货,她兴奋地告诉笔者,从腊月初八开始,自己店已在网上销售羊肉产品8000多单,春节过后还有一波销售高峰。“依靠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我们的许多特色产品如今已远销到北京、西安等全国各大城市!”
萧县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建成电商物流企业7家、乡镇物流站53个,升级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2个,实现物流配送辐射到县城、乡镇和村,覆盖率100%。“县里不断创新推销方式,积极依托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延长电商产业链,构建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推行‘新媒体+乡村游+农户’‘网红+直播+供应链’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七彩农业’产业,做活做优‘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0多家,新增‘两品一标’产品13个,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3个,极大地促进电商产业的发展。2024年,全县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7.46亿元。”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