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县区·乡镇 > 埇桥区

中安在线   2025-05-09 15:08:48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戴蕾蕾 张雨   编辑:刘心珠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埇桥区大秦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勠力同心,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发力,在建强党组织、推动富民增收、优化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方面多点突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组织振兴,发挥党建引领,围绕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强化“三会一课”制度,提高村“两委”干部的学习能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增设便民服务窗口,打造集政策宣讲、便民服务、议事协商于一体的党建阵地;积极发展党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注重班子队伍团结,督促并参与村总支、支部组织生活和其他学习活动,在乡村振兴、防汛抗旱、秸秆禁烧、二轮土地延包、村级综合治理等多个方面,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大秦村在2017年、2021年和2024年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在组织振兴的推动下,大秦村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农业合作社,整合资源,发展规模化种植;为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结合村里发展实际,新建禽蛋深加工项目和食用菌种植基地项目。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路径,提高产品附加值,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91万余元;帮助村运营全平台公众号,探索电商运营的方式,带动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2016年集体经济收入0元,到19年突破10万元,到2024年突破90万元,呈现稳中向好,逐年增加的趋势。

  以生态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改善行动统一部署,全面排查各自然庄的环境卫生,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固废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治理、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及农林副产物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网格化包保制度,任务落实到人。并且建立长效管护和长效帮扶机制,实行双向带动。以村干部户带动普通党员户,党员户带动一般群众,做到动态清零,整治完成一户销号一户。新建垃圾收集点,利用好公益岗,对村内及道路两侧日常生活及建筑垃圾进行时查时清、常态抓管理工作不放松。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活动的评选工作,申报2026年度安徽省“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打造宜居村庄环境。如今大秦村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成为宜居的美丽乡村。

  以文化振兴,营造文明乡风。修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大舞台等便民服务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模范,成立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新事新办,把村内有威望的“五老”人员充实到村级红白理事会,举办大秦村春节联欢会、坠子剧团“送戏下乡”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持续推进普法宣传入民心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思想意识、增强了法治观念,以遵纪守法、和谐发展为理念,以安全生产、稳定和谐氛围为目标,实行全民法治教育,把安全稳定放在首位,减少矛盾纠纷。先后评为宿州市“文明村镇”和宿州市埇桥区“文明村镇”,秦东组村民、退役军人秦得宝被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授予2022年度“最美拥军人物”荣誉称号;宁东组村民邱海波因见义勇为,2022年被宿州市文明办评为第二季度“宿州好人”和宿州市第五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以为民宗旨,提升服务能效。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推行“帮办代办”服务,累计为群众办理医保缴费、证件申领等事项300余件,为大病村民申请救助资金3万余元。开展“送医下乡”“送戏进村”活动,邀请医疗专家义诊200余人次,组织文艺演出2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5年1月21日,驻村工作队通过前期与本村在外企业家联系,组织召开大秦村就业招聘会,成功帮助3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协调相关部门捐赠学习用品、图书20件,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自第九批工作队驻村以来,入户走访1000余户,发放各种政策宣传页5000余份,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宣讲10余场,稳妥推进改革,落实二轮土地延保工作,处理村民矛盾10起,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大秦村驻村工作队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合力,奋力书写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戴蕾蕾 张雨)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