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要闻播报

用心用力用情 抓实抓细抓好

中安在线   2021-06-25 10:53:38   来源: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作者:   编辑:贾良月

  2017年4月起,全市各级共选派3259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实现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对全市359个贫困村、873个非贫困村全覆盖。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牢记使命、扎根基层、甘于奉献,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职责任务,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先锋队”“生力军”作用,为实现全市高质量脱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全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是安徽省唯一连续4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的省辖市,市选派办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英勇牺牲在抢险救灾一线的选派帮扶干部曾翙翔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萧县孙圩孜乡马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焦凤军、泗县“旗牌星”精准扶贫联动新机制,分别获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组织创新奖”。

  广大选派干部扎根脱贫攻坚最前沿,身体力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抓实干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大多选派村整体工作进入所在县乡先进行列,为高质量脱贫提供坚强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充分彰显。广大选派干部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协助乡镇党委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完善“三会一课”“两委”议事决策、党务村务公开等村级组织运行机制。2017年以来选派村共整顿软弱涣散村、后进村党组织226个,培养后备力量5300余名,发展党员4400余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4200多次,把3100余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全市1163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2岁、较上届下降4.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82.62%、较上届提高16.59个百分点,真正为选派村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落地得到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基础更加有力夯实。扎实推进扶贫项目落地,充分发挥10万元专项资金“酵母”作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子。四年来,广大选派干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和社会扶贫资金36亿元,实施产业脱贫项目9000余个、集体经济项目1800余个,累计化解村级债务2300万元;全市1163个村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清查;实施农村“三变”改革的村1104个,产生收益的村90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990家、家庭农场15226家。全市2020年村均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9.65万元,全市263个选派帮扶村整体工作进入所在县乡的先进行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到位,贫困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级发展势头良好,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和物质基础。

  ——各项民生工程推进得到进一步保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不断增强。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开展为民服务“送到家”工作,积极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了大量与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体活动硬件配套等民生工程,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文明家庭、文明村组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鼓干劲、自力更生早脱贫。4年来,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3个,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新修村组道路6300公里、桥涵8823座,开挖疏浚沟渠6175.64公里,创建文明村组14400个,创建文明家庭25100个。

  ——广大选派干部得到进一步培养锻炼,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有效发挥。选派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驻村扶贫的经历,使他们加深了对“三农”工作的了解,增进了对农村农民的感情,思想和作风得到了锤炼,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在2020年,选派干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勇当最美“逆行者”,打赢了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争当扶贫路上“特种兵”,为现行标准下全市61.27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四县一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据统计,全市3259名选派干部中,有3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42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3人荣获全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39人荣获全市脱贫攻坚贡献奖,100人荣获全市优秀选派干部标兵,10人荣获全市十佳选派驻村帮扶干部。

  宿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把驻村帮扶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精准脱贫、锻炼干部、建强基层的重要抓手,用心用力用情,真抓严管厚爱,有力推动了广大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坚持创新机制、全面覆盖,凝聚选派干部工作合力。坚持“硬选人、选硬人”,率先在全省选派“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重点从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中选派干部,359个贫困村派驻一个由县处级干部担任队长的3人扶贫工作队,87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非贫困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同要求,创新为每个自然村配备扶贫小组长,确保“不漏村不缺人、不脱贫不撤兵”。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廉洁关,逐一对选派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逐个把关,市委常委会两次集中会审,39名初步人选被“退回”,17个单位“一把手”被批评约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村、非贫困村驻村帮扶干部工作的“两个意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帮扶体系”,实现帮扶力量一村不落、一户不少。

  坚持从严管理、压实责任,促进选派干部尽职尽责。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细化选派帮扶干部“七个必抓”,量身制作“三个清单”,实行工作任务项目化管理。建立扶贫干部专项档案,对3259名选派帮扶干部逐人建立扶贫档案,将驻村工作制度落实、在岗在位、信息报送、工作推进、教育培训等纳入档案内容,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强化市县联动,坚持暗访暗查为主、互查抽查相结合,开展每周电话抽查、每月抽查暗访、随机入户走访,压紧压实选派帮扶干部工作责任。

  坚持关心关爱、强化保障,激励选派干部干事创业。出台《关于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精准选用干部的意见》《关于加强选派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锻炼选拔干部,先后有478名选派帮扶干部在一线提拔重用、职级晋升,691名自然村扶贫小组长进入村“两委”班子,持续树立“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的鲜明导向。开展脱贫攻坚“双争一创”暨“十佳百优”、第七批选派帮扶工作评选等活动,开设“扶贫之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有序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到支部 全党抓落实”等专栏,大力宣传一批扎实工作、成效明显的单位及个人,营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浓厚氛围。实行选派单位与选派帮扶干部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成立“专家顾问团”,加强对选派帮扶各类资金的管理使用、项目立项等全程服务指导,形成强大“后援”,确保选派帮扶干部安心驻村在岗、放手干事创业。

  坚持尽锐出战、压茬推进,确保选派干部有序轮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继续保持向原359个脱贫村选派工作队的基础上,新增确定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15个,充分考虑年龄、专业、经历、选派单位等因素,科学搭配、优化组合,逐村配备3人工作队,最大限度发挥“1+1+1>3”的倍增效应。坚持驻村工作不间断、衔接无空隙,出台《关于有序做好选派干部轮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第八批选派干部到村后与第七批选派干部压茬不少于1周,确保新老驻村队员轮换有序、压茬推进。妥善安排选派帮扶干部在村食宿、交通补助等各类保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扶贫干部留得下、住得安。全市374个村的1122名第八批选派干部全部有序轮换到位、驻村开展工作,全力助推全面乡村振兴。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