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19-10-29 05:27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王庭美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自党中央部署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各地迅速启动、有力推进,取得明显成绩。

  但笔者在基层调研发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八个没有解决好”:一是“领”了但没解决好“认”的问题,任务“领回去”了,但思想上还没真正“认得上”,场所设定了,牌子挂上了,制度上墙了,就算交差了,没有真正当作“一把手”工程,工作做得不实。二是“建”了但没解决好“管”的问题,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组织人员基本是兼职,场所利用率不高。三是“有”了但没解决好“活”的问题,活动月月开展,但月月差不多,形式与内容单一、同质化矛盾突出。四是“进”了但没解决好“深”的问题,宣讲进基层、进乡村、进农家主题大、话语硬,多是灌输式,离群众日常生活远,入眼没有入脑,入户没有入心,没有激发群众共鸣。五是“多”了但没解决好“广”的问题,党员干部充当志愿者来源单一,社团组织、乡贤、创业成功人士尚未纳入进来,群众尚未自觉参与。六是“送”了但没解决好“需”的问题,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没有完全建起来,多数以送服务代替实践,单向“送理论”“送文化”“送科技”等较多,群众按需点单少。七是“整”了但没解决好“合”的问题,整合存量资源不另起炉灶是对的,但服务、活动、人力等资源整合、融合、聚合不够,统筹能力不强,合力尚未形成。八是“做”了但没解决好“优”的问题,基本单打独斗,活动开展不连续,没有形成叫得响的服务品牌,常态化、长效化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佳。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只有融合建设、融合开展,才能有效开展,入脑入心。

  强化主导作用。党委政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现实中,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重抓经济发展,轻文明实践建设,既没“主”也没“导”。党管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把牢方向导向,要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努力营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中心主任、站所长负责制,统一调配专人主抓,确保人员到岗、工作到位、服务到家,领导引导有力。

  注重统筹融合。如今很多单位或系统在基层都有阵地、活动、服务等资源,但长期以来条块分割、互不搭接。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必须统筹组织、宣传、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力量,盘点摸清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家底,统筹调配政策理论宣传宣讲、科教文卫、农技手工艺、乡土文艺文化等资源,组建统一志愿服务联盟,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和阵地,服务基层群众。

  建好主体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体力量是志愿者,应按照来源广泛、结构合理原则,科学组建志愿者队伍。在确保当前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为主体志愿者队伍基础上,要大力培养加快发展另外两类志愿服务组织,一是社会特色志愿服务组织,即各类公益机构、社工机构、民间团队志愿者,引导他们深入乡村社区,丰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容;二是源于乡村、社区的村民志愿服务队、居民志愿服务队,多样化、灵活性就近开展服务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开门征订项目。志愿服务常态化必须以项目化促进规范化。服务项目化不能“闭门造单”,而要“开门征单”,精准对接群众点单需求,邀请专业人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骨干共同设计项目,定期发布服务项目,引导各类志愿者发挥所长认领项目。开展项目评比,把深受群众喜爱的项目进一步品牌化,广泛宣传推广。

  尽快完善机制。当前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宣传部门起主要推动作用,村干部承担主要工作职能,其他部门尚未完全发动起来,应着力完善机制,既要建立联动机制保障统筹推进,也要建立考核机制,将其纳入党政部门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范围、创建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和巡视巡察范围全面量化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工作实、反响好、示范强的站所,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提升实践效果。打破目前志愿服务领域单一模式现状,还要创新实践形式与内容,提升实践水平。提升实践内涵,把文明实践工作贯穿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建设中,与乡村振兴结合,培育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与脱贫攻坚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实践形式,完成规范动作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结合地域特色、群众需求、志愿者特色,创新设计实践形式,寓教于乐。提升实践手段,创新运用融媒体中心、智慧云平台、“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推动文明实践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结合,强化服务和互动功能,既“讲”又“评”,既“贯彻”又“反馈”,提高群众参与率。提升实践效果,创新话语转换,融通理论话语与百姓话语,以“小切口”宣传“大主题”,以生动性提高吸引力,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让党的创新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入耳、入脑又入心。

编辑: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