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0-04-20 00:57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彭旖旎

麦穗上长着细细碎碎的小花。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疫情之下,公众对粮食安全格外关注。安徽是粮食主产区,经专家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全省麦区大流行风险高。当前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防控赤霉病的关键“窗口”时间,如何病口夺粮?安徽各地纷纷祭出硬招,力保粮食安全。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预防“窗口期”短,技术要求高。记者采访发现,用科技提高效率、确保效果,成为今年安徽赤霉病防控的主趋势。

  提效率无人机植保为防治加速

颍州区优质专用小麦田一片翠绿。

  小麦赤霉病是全球小麦生产中面临的重大病害,也是威胁世界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难题。该病可导致小麦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重病田可致绝收。

  据预测,今年安徽小麦赤霉病将全省大发生,需实施预防面积约8000万亩次,防控任务十分艰巨。时间紧、任务重,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成为各地抢抓时间的有效手段。

  4月15日,记者来到具有“中原粮仓”之称的阜阳市。在阜阳市颍州区,记者看到,此时的小麦一片翠绿,仔细打量,可以看到有的麦穗上已经长起细细碎碎的小花。“见花打药”,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技术要点。抓住这一时期,对确保防治效果非常重要。

颍州区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科学防控。

  在麦田旁,几名年轻的飞手正在操控无人机对麦田进行洒药。“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无人机一小时可以防治70-80亩,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90后飞手储龙飞说,以前父辈是背着药筒打药,现在他们是操控飞机种地,“刚开始用无人机洒药经常会引来乡亲们的围观,现在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用无人机种地已经成为我们这里的常态。”

  据了解,颍州区小麦种植面积36.7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28.43万亩。“17日下午全区小麦可普遍防治一遍,19日上午开始第二遍防治。颍州区农技中心主任马斐告诉记者,颍州区共采购药物和飞防服务1223万元,保证了防治药物两遍全覆盖,飞防和农户自防相结合。

  截止到4月15日下午,颍州区小麦病虫害已防治19.87万亩,其中飞防面积15.37万亩,农户自防面积4.5万亩,共出动植保无人机300多架,电动喷雾器3.23万部。“今年全区一、二类苗34万亩,占92.6%。根据最新苗情监测情况,小麦长势良好,苗情明显好于常年,抽穗期比去年提前5-7天。”马斐表示,在气候条件较好、病虫防治及时有效的前提下,预计颍州区小麦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据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总站通报,截至4月16日17时,全省已防治赤霉病3295.4万亩次,占需防治面积的41.4%。

  保效果 智慧监管确保精准防治

在颍州区第三方监管平台上,正在作业的无人机飞行轨迹和参数都能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现。

  聘请飞手打药,怎么确保防治效果?阜阳市颍州区创新引入第三方智慧监管,严格技术操作规范,由以前作业后验收,转变为全过程监管,确保科学、有效施药。

  “只要点击大屏幕,就能看到正在作业无人机的飞行速度、高度、飞行轨迹,如果不合格,我们可以将无人机锁定,要求返工,精准每一块田的防治效果。”在大田农社农服总监陈传峰的演示下,记者可以看到颍州区第三方监管平台上所有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它们的飞行轨迹和参数都能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现,一旦无人机没有按照要求的技术规范操作,就会被平台监控到并反馈给监控人员。

  “我们严格技术操作规划范,例如飞行速度不超过6米每秒,飞行高度离小麦1.5-2.2米,施药液量不低于1000毫升,并要求使用飞防助剂。”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陈爱红介绍说,作业前,对服务组织作业能力、机型和施药参数进行确认;作业中,在监控平台上对作业质量、地块位置及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作业后,对作业面积进行核实,验收结束后出具有效的验收报告,以作业标准化、数字化以及严格的监管模式提高整体飞防质量,“以前只能通过结果验收,现在对过程进行管控,更能确保精准防治。”

  据阜阳市总农艺师张学一介绍,今年阜阳财政已投入资金1.7亿元,是去年的两倍多。参与作业的无人机2000多台,一天作业面积达70万亩以上。目前全市已防治542万亩,进度达7成以上。(记者 彭旖旎)

编辑: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