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01-20 05:14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范克龙

  岳西县城附近有一处“花园房”,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这里是天堂镇石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原来住在山里的30户81名贫困群众乔迁到这里。

  “这里不比城里小区差,生活也很方便,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 ”村民储四喜在这里住了3年多,他家是三居室,75平方米。以前储四喜住在山上,土坯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夏天一下雨,他就格外紧张,一边忙着接屋顶的漏水,一边担心屋后可能发生泥石流。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八山一水半分田”,县内山高岭大,是大别山区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份。该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十三五”期间,共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47户6840人,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为了让深山区贫困群众 “挪出穷窝”,岳西县因地制宜选择安置方式、科学规划安置点,形成县、乡、村“三级梯度”搬迁安置模式。 “根据搬迁户意愿,对搬迁贫困群众中有劳动能力的,安置到县城或开发园区;对要求留在乡镇的,安置到乡镇;对没有离乡意愿和自身条件较差的,安置到中心村。尽可能引导贫困群众进城镇、进园区,为搬迁后稳定脱贫创造条件。 ”岳西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县通过在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技能培训、吸纳搬迁户到附近企业上班等方式,尽可能满足搬迁户就近就业的需求。天堂镇在搬迁点同步引进扶贫工厂,形成 “企业+贫困户”模式,点对点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掌握了一门实用技术,随时进扶贫工厂就业。王仁全夫妇从山上搬下来后,就在楼下的扶贫工厂上班,做折箱包、剪线头的简单活。 “下个楼梯就到了厂里,非常方便,每月平均能挣2000元。 ”王仁全满意地说。

  依托县经济开发区存量房资源和园区企业就业优势,岳西县还探索“易地扶贫搬迁+经济开发区+就业”安置方式,两批共安置182户616人。统一为搬迁户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子女可在安置地学校就读;每个搬迁户至少1人在园区企业就业,月工资2000元以上。

  此外,依托旅游资源优势,该县还在景区周边建设集中安置点,让搬迁群众吃上“旅游饭”,敲开“致富门”。黄尾镇黄尾村贫困户胡逢平一家3口人原先房屋破旧,出门交通不便,2020年搬迁至镇区安置点,妻子到彩虹瀑布4A景区的酒店上班,自己在镇上务工,当年家庭收入突破5万元。

  为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难题,我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片区、皖北贫困地区和皖南山区3大区域,涉及9个市的28个县(市、区)。 “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建成集中安置点869个,完成投资46.67亿元,累计建成安置住房26848套,8.5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搬进新居,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奔小康才是目的。我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好搬迁群众就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社区治理,以及搬迁后当地产业发展等问题,确保他们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记者 范克龙)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