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政在说】

  • 2021-01-24 23:1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彭旖旎 黄娜娜 王冰燕 徐顺 李浩 郑强强 朱晓桐 王小松

  访谈实录:

  1、主持人:浩荡长江流经安徽,俗称八百里皖江。以之为主体的江河系统,不仅是传统的渔场,更是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前也看到很多媒体的报道,说现在长江的鱼类资源已经到了无鱼的等级,什么叫做无鱼?长江是否有过禁渔的历史,为何要十年之久?

  杨增权:众所周知,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鱼类的天然种质资源库。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活动(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岸坡硬化、挖砂采石)的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长江流域分布的水生生物多达4300多种,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生物就有11种。目前长江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鱼类个体小型化非常严重,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性成熟的幼鱼。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所谓“无鱼”,就是“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资源量已大幅萎缩,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渔民按照传统捕捞的方式、工具,已经很难捕到鱼了,再不抓好保护,长江渔业资源以后就更难恢复了。目前,长江每年的捕捞量不足10万吨,约占全国淡水水产品总量的0.32%,远低于1954年的42.7万吨;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下降了90%以上;“水中大熊猫”白鳍豚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长江江豚数量急剧下降,2018年科考估算数量约为1012头,目前还没有实现人工繁殖,其稀有性、珍贵性、濒危性甚至超过大熊猫;“淡水鱼王”白鲟已连续15年未见;长江鲥鱼已经成为我们舌尖上的美食记忆……。

  为了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根据原农业部统一部署,从2003年开始,长江干流安徽段实施春季禁渔,禁渔时间为每年的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禁渔时段为3个月。2016年调整为每年的3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禁渔时段延长至4个月。经过4个月的禁渔,7月1日开捕后,许多出生后只有两三个月的小鱼就被捕捞上岸,长江鱼类种群依然无法繁衍壮大,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本次禁渔时间为何由4个月延长至十年之久?实际上,鱼类的恢复需要一定周期,短生命周期一般也在3至4年,中华鲟等物种则需要十七八年。之所以把禁渔期暂定为十年,主要还是从鱼类的繁殖角度考虑,以常见的“四大家鱼”为例,它们通常生长4年才性成熟,十年的禁渔期能够让这些鱼类繁殖两到三代,到时候的种群数量会明显增加,而中华鲟、江豚等处于长江食物链顶端的稀有濒危物种也能健康生长繁衍。但是,十年的时间究竟够不够?十年后的下一步又将迈向何方?这些问题届时还需综合分析、全面比对,做出判断。

  2、主持人: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千百年来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来都有人在这里打鱼捕鱼,有老百姓担心,长达10年的禁捕期会不会让大家的生活饮食受到影响?有些人还会担心长江禁渔会对渔业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需不需要过多担心?

  杨增权:也许会有人担心,长江“十年禁渔”将导致市场上水产品供给减少、鱼价大涨,影响到老百姓吃鱼和渔业经济发展。实际上,安徽是全国渔业大省,也是六大淡水养殖主产省之一,全省的水产品供应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人工饲养,而非天然捕捞。从2019年全省情况看,长江干流的捕捞量不足2万吨,仅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31.5万吨)的0.86%,所占份额比重较小(其他禁捕水域的捕捞量仅5万吨左右)。目前,我省正在组织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加快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全省的养殖产量和质量。长江大部分主要鱼类品种(如青、草、鲢、鳙、河豚、大口鲶、长吻鮠、翘嘴红鲌等)都在我省养殖之列,每年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0万亩、补充优质水产品10万吨以上,安徽大闸蟹、池州鳜鱼、芜湖龟鳖、合肥龙虾、六安有机鱼等特色品种正在形成产业集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出现长江“十年禁渔”会连鱼肉也吃不起的情况。

  3、主持人:禁渔了,渔民怎么办?他们的利益如何保障?我们采取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来保障渔民的转产?

  杨增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要把相关工作做到位,让广大渔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够稳得住、能致富。”,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慎重对待的问题。

  禁渔了,离水上岸的渔民怎么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安徽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渔民利益作为一条基本原则。方案重点对相关补偿做了制度安排,组织各地结合现有政策资金渠道,统筹做好退捕渔民临时生活补助、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省级采取一次性补助与过渡期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禁捕工作给予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统筹打好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安置保障政策组合拳,务实推进、成效明显,提前3个多月完成了12722艘退捕渔船全部回收处置、30421名退捕渔民全部洗脚上岸任务。截至2020年底,中央财政和省财政20.39亿元补助资金全部拨付到位,市县落实配套资金12.56亿元,合计投入资金32.95亿元,渔民养老、医保、低保、住房、就业、“一对一”帮联等重点工作完成率100%。

  在养老保障上,发布《关于做好我省长江流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退捕渔民符合参保条件的全部参保、符合政府补贴条件的全部落实参保补贴资金、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全部享受待遇,其中补贴标准为专业渔民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兼业渔民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在转产安置上,发布《安徽省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坚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深入落实发展产业扶持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支持创业带动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就业服务助力一批、公益岗位保障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七个一批”安置渠道,以及求职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助等十三项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此外,我省重点加强长江退捕渔民农业农村领域就业帮扶工作,支持有意愿退捕渔民发展“捕转养”,就业难退捕渔民转为“护鱼员”,帮助渔民解决就业问题。全省已发展“捕转养”面积2万多亩,惠及渔民1000多户,沿江5市“护鱼员”队伍规模达550人。当然,这一块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在解决稳定就业、提高退捕渔民收入上下功夫,在强化责任落实上动真格。下一步,我们仍将积极查缺补漏,继续加强兜底帮扶和社会救助,推进上岸渔民实现“退得出、稳得住、能小康”的目标。

  4、主持人: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引导渔民退捕转产,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对于安徽来说,是涉及上万艘渔船退捕、三万多渔民退渔的大工程,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

  杨增权:“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的殷殷嘱托是情深意切、语重心长。如何才能完成安徽12722艘渔船、30421名渔民退渔转产这个大工程,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禁捕水域渔民退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强化工作举措,兜牢民生底线,以过硬成效打赢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攻坚战,推动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高位推动,压紧长江禁捕退捕责任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任双组长的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一系列会议,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统筹推进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李锦斌书记、李国英省长和16位省领导分别包保1个市,多次深入一线实地督导,现场解决问题;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反馈问题整改清单,强化跟踪督查问效,省禁捕办实行长江禁捕退捕“周调度、月通报”,建立包保联系、明查暗访和量化考核等制度,有力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精准核查,建立退捕渔民渔船数据库。2020年7月份,克服新冠疫情和特大汛情任务繁重影响,通过“户申报、村公示、乡镇审核、县批准,市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签字背书”等程序,建立督查链条,查清渔民底数、渔船底数、渔网底数,实行“一船一档、以船定人”管理,圆满完成建档立卡任务,确保不落一船一户一人。三是以人为本,织牢退捕渔民民生“保障网”。资金有保障,截至2020年底,发放船网证回收补助、渔民过渡期生活补助资金12.6亿元,推动了渔船渔民应退尽退、退得彻底。养老有保障,全面落实退捕渔民参加城乡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2.7 万名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办理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发放养老补助3.2亿元。就业有保障,大力实施转产就业“1113”计划(为退捕渔民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和3次职业介绍),举行退捕渔民专场招聘活动122场次,提供职业介绍2.6万人次,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500人次,落实退捕渔民转产就业21678人,占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00%,稳定就业率达70%,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生活有保障,积极做好退捕渔民医疗保障工作,3万多退捕渔民实现医保全覆盖;认真落实全省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渔民社会救助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1400户、2558人,其中特困25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住房有保障,要求各地通过住房安置或经济补偿,落实住房保障2651户、7927人,基本实现住有所居。帮联有保障,印发《禁捕退捕渔民帮联手册》3万本,县乡村干部对所有退捕渔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联,架起“干群连心桥”,建立台账户数10866户(占渔民户数的100%),帮联责任人开展入户走访活动68513次,协调解决社保、就业、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29727个,确保了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个体极端事件。

  5、主持人:长江禁渔,如果遇到利益驱动、顶风作案偷捕的事件,我们是如何处理的,能否举几个具体的案例?

  杨增权:省级成立了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指挥部,建立了渔政、公安、市场监管、海事等部门打击涉渔违法犯罪协作机制,变“单兵行动”为“联合作战”,开展打击非法捕捞和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两个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重点打击有组织、链条式、团伙化的非法捕捞犯罪行为,彻底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地下产业链。实施非法捕捞行为,不构成犯罪的,依据《渔业法》等法律法规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0年以来,全省开展禁捕退捕执法行动3479次,农业农村部门查办渔政案件1318件、涉案人员1580人,向司法机关移送222件、323人;公安部门立案侦办刑事案件6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94人,移送起诉456人、一审判决154人;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市场流通领域案件321件,形成了持续严打高压的震慑态势。去年我们分两批挂牌督办21起非法捕捞典型案件,公布8个“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在这里,讲几个公安、渔政、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侦办的非法捕捞水产品典型号案例。

  一怀宁县侦办跨省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涉案区域跨我省安庆、铜陵、合肥、芜湖、马鞍山以及江苏无锡等两省六市,涉案人员100余人、涉案场所100余家。截至目前抓获3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刑拘34人,取保候审1人,逮捕17人,首批移送起诉9人。查获长江野生鱼近1000斤,扣押作案渔船2艘,缴获电拖网、“绝户笼”等禁用渔具300余套。

  二合肥市侦办张某某、代某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查扣渔船、电瓶、渔网、GPS定位器等作案工具80余台(套),涉案金额达17余万元,18人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该案被移送至庐江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三是芜湖市侦办姚某某等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打掉一个长江水产品“捕运销”一条龙团伙,抓获“捕运销”产业链上的全部成员16人,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200余斤、捕捞工具25件、运输车辆1台。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四铜陵市郊区分侦办汪某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查获非法捕捞渔具5套、电动车辆3台、增氧泵2台,查证涉案渔获物22.88公斤。目前该案7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今年4月份,我省将重点开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长江刀鱼专项行动,切实保护和恢复长江刀鱼资源。

  6、主持人:长江禁捕退捕无疑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杨增权: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思路部署,始终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十年禁渔”的体制机制法制,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务实高效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持久战。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体系。全面落实退捕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结对帮联机制,确保养老、医保、住房、教育、就业、低收入人口监测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支持退捕渔民发展涉渔产业,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渔民,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是健全禁渔执法监管网络体系。织密织牢“水上打、陆上管、市场查”的执法监管网络,加快形成“人防+技防”相结合、“水上+陆地”相呼应、“上下游、左右岸”相协调的禁捕体系,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食”的良好氛围。

  三是健全长江水生生物管护体系。实施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抢救性保护行动,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依法严惩破坏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境的违法行为。全面开展禁捕水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加大胭脂鱼、大鲵等珍稀、地方特有水生生物苗种放流比例,加快恢复长江水生生物种群规模。

  7、主持人:长江的鱼类休养生息10年后,还可以恢复捕捞吗?

  杨增权:“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长江十年禁渔的目的是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以生物多样性为指标的长江生态系统,包括让子孙后代能够吃到长江的鱼,吃到更好的鱼,更长久的吃鱼。前面我也谈到了,长江禁渔暂定10年,10年后能否恢复捕捞还需综合届时情况再作判断。也有院士和专家表示,10年后长江应该可以实行可持续捕捞,但在捕捞方式、工具、品种、规格、数量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规定,简单理解就是“捕大的、留小的”,保持好长江水生生物种群规模的稳定。

  8、主持人:10年后的长江会有什么改变,能否憧憬一下?

  杨增权:“数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进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给长江“治病”,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十年禁渔”只是一个开始。“救鱼”,同样是在“救人”,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救赎,让我们共同坚守长江“十年禁渔之约”,让长江更好地休养生息。我相信,十年后的长江生态环境一定得到彻底改善,水生生物栖息生境得到全面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显著增长,水域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一江春水向东流,昔日那幅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鸥鹭齐飞”的大美画卷,那种“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动人场景一定会时时重现,未来的长江一定再次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