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寻访新四军安徽抗战的红色记忆

  • 2021-03-08 05:2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吴量亮 罗宝 武长鹏

  江淮大地,一方热土。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新四军的集中地、东进抗日的出发地,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华中抗战的领导中心,也是新四军坚持抗战的主战场之一。

  为加强安徽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共中央指导新四军在安徽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安徽境内的新四军部队,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不断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事件的同时,先后开辟了淮南、淮北、皖江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中,新四军同八路军并肩作战,取得了辉煌战绩,成为华中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淮南抗日根据地

  敌后抗战成典范

  淮南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东部和江苏西部,由原皖东抗日根据地演变而来。从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到定远县藕塘镇、大桥镇,再到来安县半塔镇,行走在皖东广袤的土地上,山峦起伏、松林茂密,80多年前新四军战士英勇杀敌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确定 “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并成立中原局,由刘少奇任书记,承担起打开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局面的战略重任。随后,刘少奇、张云逸、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陆续来到皖东,经过定远自卫反击战、半塔集保卫战等战斗,奠定了皖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即后来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基础,同时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成为整个华中敌后地区的典范,并积极谋划发展苏北的实施计划,协调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合力开辟苏北,向华中发展。

  走进位于来安县半塔镇的皖东烈士陵园,道路宽阔整洁,两旁松柏长青、绿草如茵。烈士纪念塔高10米,塔顶屹立一尊身背斗笠和大刀、荷枪远视、威武雄壮的新四军战士雕像,塔的正面镌刻着陈毅元帅手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1939年5月初,为开辟皖东根据地,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第五支队分别开赴淮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开展游击战争。1941年1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二师。1943年1月,二师师部从盱眙县黄花塘改驻来安县大刘郢。 ”在新四军二师纪念馆,讲解员戴传丽早已将这段历史熟记于心。

  “从小就听长辈们讲新四军的故事,现在我能为大家讲解,感到很光荣。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好地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和大无畏精神传播给更多人。 ”戴传丽说。

  位于半塔镇东北的大刘郢,这里曾是新四军二师师部所在地。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是在原二师直属医院附近烈士墓地扩建而成的,3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

  从小就耳闻烈士墓中先烈们英雄事迹的刘龙江,从1976年开始就主动承担起看守墓地和纪念林的任务。 “没有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今年已70岁的刘龙江感慨地说。

  “竹板一打吧啦吧啦响,把一段革命的故事讲一讲,讲的是《罗炳辉司令赔衣裳》……”59岁的滁州市网上理论宣讲员、半塔镇文化站长王祖道,经常用打快板、歌舞、戏曲、小品剧等形式在群众中宣传、演绎半塔的革命故事,并先后整理出《新四军来到半塔街》等20首泛黄的手写革命歌曲谱词。 “我希望每个半塔人都能牢记革命历史,更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王祖道说。

  淮北抗日根据地

  雪枫精神永相传

  “多年的铁门,最近又换回了原来的朱红色老木门,跟我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样。”2月28日,在涡阳县新兴镇新四军四师纪念馆门前,86岁的新兴社区居民刘兴岐说,当年彭雪枫将军的四师师部就在新兴镇,彭雪枫将军率部打击敌寇、为群众开挖排水沟……

  淮北抗日根据地位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区。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9月,按照党中央指示,彭雪枫、张震等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共370多人,从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一路打日寇、斗顽匪,战功卓著。不久游击支队移师新兴集,部队人数发展到7000多人,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我家离师部比较近,经常和大哥一起跑到师部院子里玩。 ”刘兴岐老人回忆道,彭雪枫将军很平易近人,在院子里经常见到他,他对我们小朋友很亲切。

  “新兴镇有条‘新四沟’,当地老百姓都叫它雪枫沟,还立了德政碑来纪念。 ”新兴镇宣传委员刘桐利说,当时新兴地势低洼,水排不出去,经常闹水灾,在彭雪枫的倡导下,军民联合奋战20多个昼夜,修成一条从河南永城经涡阳新兴集流入北淝河的大沟,让群众远离了水患之苦。

  1944年9月,彭雪枫将军带领新四军四师主力,在西进的途中围剿夏邑县八里庄的顽军时,亲自上前线指挥,不幸中流弹牺牲,年仅三十七岁,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新四军,彭师长,谁提起来谁夸奖。你种田,他帮忙,你打麦子他扬场。日本鬼子来扫荡,抗敌拿起冲锋枪。军民合作一条心,打跑鬼子保家乡。 ”虽然彭雪枫将军已经牺牲很多年了,但至今在新兴镇还流传着赞颂他和新四军的民谣。

  “彭雪枫将军给新兴镇留下最宝贵的红色基因,这种基因有革命精神,更有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新兴镇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创新。 ”刘兴岐老人说。

  记者看到,四师纪念馆周边景观已经建成,新兴镇上的拂晓大街、雪枫路、人民路等沿街立面已经修复,当地农土特产一条街正在运营,精忠礼堂、军民食堂、红家乐等项目正在推进。

  “新兴镇作为革命老区,我们有责任继承发展好红色基因。”涡河文旅集团负责人吴军告诉记者,目前新兴红色小镇项目依托新四军四师纪念馆,围绕党史教育、研学拓展、红色瞻仰共规划设计了22个子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4860万元,四师纪念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发展红色旅游,实施乡村振兴,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日子。 ”

  皖江抗日根据地

  七师奋战驰南北

  新四军第七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在皖江地区进行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3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皖南事变前,新四军第四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巢县、含山、和县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和当地的抗日武装建立了几块抗日根据地,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基础。皖南事变发生后,突出重围到达无为约700余名指战员,成为创建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去年十月你们复电谓巢湖、瓦隔湖间不过百里,通过甚难,但现时我在无为、桐城已有根据地。虽只一二县,其战略意义却胜过敌后大块根据地,应极端重视之。 ”这是1941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刘少奇、陈毅并告彭德怀的电报。其中“无为”就是现在的无为市,曾为皖江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新四军七师的诞生地和师部所在地。

  1941年5月1日,新四军第七师和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在无为白茆洲成立。新四军七师司令部便设在红庙镇海云行政村三水涧自然村。自1941年5月在无为成立至1945年10月撤出皖江地区,这里一直是该师军事指挥中心所在地。在四年多时间里,这里发出的一个个号令,指挥着七师健儿奋战在大江南北,建立了东起江苏江浦、西至江西彭泽、南抵黄山山脉,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80万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

  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的雕塑上,战旗猎猎,惊涛拍岸的皖江,寓意新四军第七师铁流滚滚。讲解员林晶晶介绍,七师在皖南事变的血泊中浴火重生,在日、伪、顽犬牙交错的险恶环境中纵横捭阖,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反“扫荡”、反摩擦的尖锐复杂的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新四军第七师在4年多时间里,建立了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180万。共与日军进行了2000多次战斗,攻克日伪据点200余处,击毙击伤敌1.4万人。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将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红庙寻红’‘红庙真红’文章,让这片红色的土地发展得更好。 ”红庙镇党委书记王晓波说。(记者 吴量亮 罗宝 武长鹏)

编辑: 陈邦银
推荐阅读
合肥沪汉蓉桥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发布于2024-04-20 22:35:34

2024政务V影响力大会·安徽论坛召开


发布于2024-04-20 13:52:09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