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07-23 22:5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这是一部事关中部地区未来发展的重磅文件。

  在目标部分提出: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意见》主体部分的核心内容,细分了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具体方面。

  《意见》中涉及哪些安徽元素对安徽意味着什么未来安徽将怎么干我们来解读文件要点

  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意见》的第二个小标题,也是五大发展的首个部分,它将先进制造业置于十分关键的高度。

  为何如此强调先进制造业?中部地区优势产业集聚、产业链条完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但产业结构长期“偏重”,相当一部分产业科技含量不高,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创新投入不够,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国家现代化经济增长新动能区域。

  其中,《意见》提到,统筹规划引导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长江沿线建设中国(合肥)声谷。

  中国声谷(资料照片)

  中国声谷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户、营业收入1060亿元。

  人工智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是必然趋势。6月3日下午,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对中国声谷“十四五”发展进行深度谋划,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中国声谷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以未来的、世界的眼光谋划“十四五”发展目标,用更加市场化的路径集聚各类创新的要素资源,聚焦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建设、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重点强力突破。

  2“城乡+区域”的协调

  进一步增强中部地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也是《意见》重点关注的内容。

  安徽承东启西,同时也是农业大省,中央对安徽在这个方面深化探索,寄予厚望。

  承东启西、左右逢源。《意见》明确,“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宣城宛陵科创城,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资料照片)

  此次意见把“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写入其中,说明国家对安徽在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作用寄予厚望,期待安徽早出、多出成果,为中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意见》提出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其中就提到,要支持合肥都市圈建设,要增强合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即将升级改造完成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资料照片)

  近几年合肥发展提质增效,成为网红城市和中国城市发展的一批黑马。意见的出台,对合肥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利好。

  合肥是“龙头”,合肥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带动全省。

  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1号科研楼(资料照片)

  中部地区,也是中国的粮食重点产区,有河南、安徽等粮食大省。

  《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这些都与安徽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相吻合,对安徽“三农”发展是重大机遇。

  我省已提出要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安徽样板,用足要好此次《意见》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加快振兴步伐。

  3打造“绿”的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见》提出推行林长制,大力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7年3月,我省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责任制体系。全省共设各级林长5.2万余名,协同推进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目前,全省森林面积已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林长制从安徽走向了全国。

  安徽林长制走在了全国前列。下一步我省将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实施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五大森林行动’,健全“五绿”协同推进体制机制,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另外,我省还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贯彻长江十年禁渔令。去年,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创国家考核后最好水平。

  4更高水平的开放

  《意见》提出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安徽自贸试验区自揭牌以来,各片区结合自身发展的定位与方向,对内加快融合、对外深化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态势。

  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等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芜湖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电、航空、机器人、航运服务、跨境电商等6大产业。蚌埠片区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发发展引领区。

  截至今年5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7099家,签约入驻578个项目,协议引资额3775.9亿元。

  下一步,我省将积极对接上海、江苏、浙江自贸试验区,多方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优服务功能、做强项目协同、做好产业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建设,共同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编辑: 詹子系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