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11-25 12:58
  • 来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 作者:

  “桥两头的山坡上,沿江民居的房顶上,站满了村民,那一天来了好几千号人。”尽管街口大桥通车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但当天的情形,在歙县街口镇新门村党总支书记姚子毅眼里,仿佛如昨。

  当天来看大桥通车的,有满头银发的老妪,有拄着拐杖的老翁,就连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也在父母陪同下,颤颤巍巍来到桥头。

  那是多少年来,街口镇最为热闹的一天。

  街口大桥连接起了新安江两岸。人民网 张俊摄

  架起一座桥,幸福两岸人。要知道,在街口大桥通车之前,方圆几十里地,村民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就是渡船。

  街口镇位于新安江西岸,与东岸新溪口乡隔江相望。

  在街口镇,水与山、树与桥、人与自然,仿佛在此隔空对话。一座新桥,中间隔着200多米的新安江水,也隔着两岸村民的日常往来。

  在大桥建成之前,村民过河只能依靠渡船,或驱车绕行近4小时的山路,养育两岸的“母亲河”,一度成了当地10万百姓出行的“咽喉”。

  2021年9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的街口大桥。人民网 张俊摄

  2021年9月29日,街口大桥正式通车。航拍的镜头下,红色桥身尤为显眼,俯瞰过去,两拱内倾,就好比菜篮子的提手,也因此被称为提篮拱桥。

  大桥建成通车,街口镇受益颇多。从镇上出发,驱车对岸,然后沿新安江下游方向,十几分钟,即可抵达淳安县威坪镇高速上口。

  如今,来看桥的人多,歇脚的人也多,自然就有了集市。这不,眼下赶上蜜桔上市,村民们自行在桥头搭起了摊位,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这里就陆续有挑着担支摊卖桔子的农民,热闹不已。

  时间拨回到过去,不少桔农丰产并不丰收,种植户发展蜜桔有后顾之忧:桔子下山容易,出山难。

  今年66岁的余长城是街口本地人,老两口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几亩茶园,就是6亩桔园。“过去卖桔子,凌晨两三点就得爬起来,赶在天亮之前,把头天采摘下来的桔子用船运到对岸,然后送去新溪口的交易市场,挣得是个辛苦钱。”回忆起过去,余长城满是感慨。

  交通不便,价格低廉,关键是摘下来的桔子没有好销路。每每到了桔子上市的时候,也是余长城最为辛苦的时候,桔子背下山,挑上船,运过河,几万斤的桔子,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现在不用渡河,也不用大半夜起早忙活,桥头支个摊,一天能卖出好几百斤,不仅人轻松了,还少了中间桔贩子赚差价,价格也上来了。”余长城是一个劲地夸好,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对桔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充满了信心。

  街口镇现有桔园1000余亩,涉及种植户500多户。之前桔子运输既要陆运,还要水运,现在桥通了,渡河的时间节省下来,就意味着自家的桔子能卖到更远。

  街口大桥的建成,完成了两岸几代人的梦想。人民网 张俊摄

  不单单是农产品走出去更快,游客往返也更便捷。老书记姚子毅比划道,“现在去千岛湖想象不到的近,开车过桥,沿河走15分钟,就能上高速,然后20分钟便可直达千岛湖,往前去杭州也就两个小时。”

  几乎参与了大桥建设全程的歙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质监股股长吴伟俊,已经数不清来了多少趟,但每来一趟,心情都不一样。

  在他看来,街口大桥是当地融杭接沪的典范,过去由于行车绕道不便,但在老百姓的骨子里,务工、看病,哪怕孩子考大学,都想走出大山,潜意识里就有融杭接沪的模糊概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桥通车,是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就是在杭州务工的村民,都提前赶了回来,亲眼看看家门口的大桥。”吴伟俊说,足以可见,这座桥的通车,对于当地百姓而言,是多么重要。

  新安江上,一艘快艇正要穿越街口大桥。人民网 张俊摄

  如今,一桥横跨东西、连接两岸,填补了歙县境内新安江下游30公里没有桥的历史,街口大桥的建成通车,也是皖浙两地交通一体化的点睛之笔。

  两岸“一桥飞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念想,也是寄托。如今的街口镇,云朵停栖在山尖上,卖桔的吆喝声,顺着大桥,能够一嗓子喊到对岸,让原本宁静的村庄,愈发热闹起来。

  初冬的气息里,桔子剥开的香气,弥漫在街口大桥,也飘荡在新安江上。(汪瑞华 张俊 顾磊)

编辑: 詹子系
推荐阅读
2024政务V影响力大会·安徽论坛召开


发布于2024-04-20 13:52:09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