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12-21 04:53
  •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 作者: 汪应智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4日,在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合肥市应急管理局荣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合肥市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会城市。

  那么合肥市有哪些亮点做法?缘何能够脱颖而出?

  科技赋能 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

  近年来,合肥市经济快速发展,GDP已破万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如何让科技赋能应急管理、如何让城市应急管理更智慧,是合肥应急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个名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智慧监测系统在合肥横空出世,该监测系统由合肥市携手清华大学共建的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率先建成。

  所谓“城市生命线”,主要包括城市燃气、桥梁、供水、电力、电梯等系统,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生命线”往往会存在一些“看不见”的安全隐患。

  据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汪涛介绍,合肥市投入资金10多亿元,在全市布设了8.5万套前端感知设备,监测范围涵盖了51座桥梁、2089公里燃气、给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线、58公里综合管廊,实现城区人口密集区和高风险区域监测全覆盖。

  合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主动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纳入成员单位,协调建设了覆盖多个城市安全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建立了预警信息三级联动机制,每天实时采集分析500多亿条运行数据。

  城市生命线管理实现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付向主动防控”的根本性转变,合肥这一做法被应急管理部总结为“清华方案·合肥模式”,已在全国推广。

  主动作为 夺取防汛抗疫双胜利

  进入新时代,面临的突发性问题事件和风险挑战种类多样、情况复杂,精准预判风险、把握风险走向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

  一手大胆创新实践,一手着力防范风险。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在服务群众中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守护人民安全。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出于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积累,主动请战。合肥市把疫情防控指挥部设在市应急管理局指挥大厅,迅速建立跨部门应急响应机制,全市启动Ⅰ级响应,在全国建立起独树一帜的疫情防控“合肥模式”。

  同时,全局干部职工加强值守,连夜筹集防疫物资物资,共累计筹备医用防护(N95)口罩7.5万只、医用外科口罩42.4万只、一次性普通口罩1699万只……有力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合肥市应急管理局仍然全力承担着全市疫情防控综合协调、隔离点建设管理和防疫应急物资筹措等重要任务,担负起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2020年,疫情形势刚刚稳定,安徽省进入汛期,合肥市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面对梅雨期、降雨量、巢湖水位、巢湖蓄水量“四个历史极值”,合肥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建立了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汇总报告制度,积极组织协调各救援力量,开展受灾群众搜救、转运和险情处置。做到了全市没有发生人员因灾伤亡、没有出现重要堤防损毁、没有重要基础设施受到冲击、没有重点工作受到影响的“四个没有”。

  履职担当 把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安全生产工作是我们的基本盘基本面。一是加大事前安全执法力度,把加强事前处罚作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新常态。二是规范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对发现的每一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挂牌督办,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汪涛说。

  近年来,合肥市应急管理局连续开展了百日除患铸安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攻坚行动、“1+5+N”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7.9万项。近五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累计实施行政处罚2975次,罚款1.52亿元,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

  合肥市应急管理局还把安全监管工作同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把相关数据信息全部上传到市安全监管平台和安全生产“红黑名单”。2017年以来,合肥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铁腕执法、敢于作为,奋力书写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答卷”。(记者 汪应智)

编辑: 詹子系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