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织就农业保险“安全网”——

  • 2022-05-18 03:37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何珂

  “自家的地流转给农业公司了,我自己也在公司干活,每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5月初,黟县碧阳镇横岗村村民黄建中在水稻田里忙活着。眼下,正是水稻育秧下秧的农忙季节。黄建中告诉记者:“早些年,周边好几个村都有些荒地,现在被农业公司转走了。 ”

  老黄所说的农业公司是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从去年开始基地陆续投入了64万元,对一些缺水地块、泥沼抛荒地进行了开垦复垦,基地规模又扩大了1000亩。 ”有农生态农业种植基地负责人徐海波介绍,今年基地种植的油菜面积有2740亩,比去年增加了近500亩,水稻种植面积5200亩,比去年增加了150亩左右,其他田块还种植了黑玉米、黑豆、黑土豆等特色品种。

  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徐海波看来,公司有底气,而底气之一便来源于政策性农业保险。

  “搞农业就怕遇到天灾,有保险就不怕了。”徐海波回忆,2019年因干旱,水稻有近500亩遭了秧,2020年又遭遇了特大暴雨洪灾,千亩水稻被淹,“好在都投了保险。算起来,我累计在国元保险投保水稻、油菜保险4.38万亩,累计获得赔款230.24万元。 ”

  农业保险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徐海波种粮信心更足,也萌生了壮大发展规模的念头,但要扩大规模,摆在眼前的首要难题便是“资金”。

  “为支持规模农业主体发展,我们积极拓宽农业保险功能,推出了预期收成抵押(保单质押)保险等业务,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为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保单质押业务是以预期收成及保险保障为抵押物,由融资担保公司为保险第一受益方,待农业保险保单到期、农作物收割后再以收获作物办理实物抵押,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解决农业企业无担保、弱担保、无抵押、弱抵押的难题,相比较直接从银行贷款,这种由政府、银行、担保、保险机构风险分摊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各方的风险系数。

  “去年,在国元保险的协助下,我通过预期收成抵押贷得480万元。 ”徐海波说,有保障、有资金,干农业有动力,“现在我建立了以家庭农场为成员的有农生产联合体,目前已有成员39个,总面积2.3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带动了村民一起致富。 ”

  据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农业保险签单保费18.36亿元,为407.89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5.87亿元,支付赔款3.03亿元。同时,我省正在推深做实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保险机构开展“担保+保险”合作,不断扩大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覆盖面。(记者 何珂)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2024政务V影响力大会·安徽论坛召开


发布于2024-04-20 13:52:09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