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粮食大省如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②

  • 2022-06-24 05:2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史力

  效益是粮食生产的指挥棒。让农民把增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收,顺畅卖粮是重要一环。

  6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夏粮收购政策和形势。会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表示,预计今年我省收购小麦1100万吨左右。目前,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准备仓容1300万吨以上,能够满足仓容需要。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准备收购资金200亿元,全省725个国有粮库以及5224名质检、保管人员参与收购,做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

  从历史上看,农民丰收但卖粮遭遇困难,或会导致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利于粮食生产稳定。今年,国家继续在安徽等6个小麦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15元,比去年上涨2元。这传递了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

  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长金雷介绍,该行已逐县研究市场化收购支持方案,确保每个小麦主产县都“有人收粮、有钱收粮”,实现信贷支持全覆盖。支持涉粮央企、省属国企等重点客户在粮食主产区建立“卫星库点”,布点收购,发挥市场收购引领作用。 “对时效性强、笔数较多的收购资金,采取‘先付后审’的方式进行支付,决不影响农民售粮款的及时支付。 ”金雷说。

  今年新麦开秤以来,市场价格一直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格,预案没有启动,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当前全省夏粮收购平稳有序,呈现质量好、价格高、市场活、进度快等特点。近期,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从全省15个市67个县(市、区)共采集小麦样品1683份,显示三等及以上小麦占97.4%,比上年同期提高 12个百分点,其中一等麦占77.6%,比上年提高37.8个百分点。 “今年,小麦质量等级和食品安全指标均为近10年最好。这也引发省内企业踊跃采购,省外大型粮企纷纷在小麦主产区设点收购。 ”曹越方说。

  品质优越,市场走俏,有供求关系的原因,也是小麦种植结构优化的结果。

  针对粮食产业大而不强、供求错位、效益下滑等问题,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通过发展优质专用粮,打通供需错位的痛点,破解种粮效益低问题,推动包括夏粮在内的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全省共落实优质专用小麦3178.67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74.2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今夏,“按图索粮”有望让农民增收超30亿元。

  品质好、结构优,今年新麦开市后价格高企。 6月22日,全省三等标准品新小麦市场价格在每斤1.48元到1.55元,全省平均价格1.52元/斤,远高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1.1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平均增加0.32元左右,涨幅26.7%;与今年初相比,平均增加0.17元左右,涨幅12.6%。

  截至6月22日,全省小麦收购量397.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49.6万吨,分别同比增加176.1万吨、89.4万吨。

  抓好粮食收购,一直都是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保障。 2013年,我省先后启动小麦、早籼稻、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国家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全年累计收购粮食2374万吨,收购量创历史新高,促进农民增收近35亿元。 201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年共收购粮食1847万吨,促农增收超40亿元。 2019年全省收购粮食2674万吨,其中最低价收购855万吨,促进农民增收超17亿元。去年全省共收购小麦669万吨,全部为市场化收购;收购中晚稻572万吨,最低价收购111万吨,牢牢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

  “今年小麦市场行情好,农民有一点惜售情绪,收购期将相应拉长。 ”曹越方分析,从目前来看,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踊跃,收购进度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闲置仓库基本被提前锁定,后市粮食价格难以持续上涨。

  曹越方表示,下一步将强化价格监测预警,做好应对预案,确保小麦市场价格稳定。加强监督检查,从严从重查处扰乱市场秩序、哄抬价格、“打白条”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好收购秩序。强化为民服务宗旨,收购库点做到标准上榜、价格上墙、样品上柜,早开门、晩收秤,延长收购时间,确保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舒心粮”。(记者 史力)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