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前不久印发,全省国土空间划出9个修复分区——

  • 2022-07-05 05:57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系统施策

  锚固生态安全格局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国家战略任务。

  我省位于华东地区,属中国南北方过渡地带,也是承东启西的重要纽带,在国家“四屏四带”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中属于长江重点生态区,承担长江中下游生态带和长三角生态屏障功能。“十四五”期间,我省如何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省政府办公厅前不久印发 《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021—2035年)》,明确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任务、总体布局、修复分区和重大工程等。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解读。

  规划明确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长三角生态屏障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带生态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切实发挥安徽省重点生态区作用,锚固全省“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促进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业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健康安全的城镇空间。

  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规划,是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理念,在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基础上,对生态保护修复作出系统规划,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还涉及农业、城镇、矿山等人工生态系统。规划是2021年至2035年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总纲领和空间指引,是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对推动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战略性、指导性作用。

  “当前,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该负责人表示,我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有待优化,农业空间生态功能有待改善,生态空间质量有待提高,城镇生态空间品质有待提升等。此次规划编制,即强化问题导向,针对我省全域和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以及不同分区深化研究,识别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城镇发展中生态功能存在的短板问题和生态受损的重点区域,进行提升和修复。按照系统论的思路,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制定综合性的保护和修复措施,着力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割裂保护、单项修复的问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分区修复

  构建重大项目体系

  我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南北迥异,划分为淮河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西大别山区及皖南山区五大自然区域,奠定自然生态系统基础,孕育生物多样性,山水林田湖草共同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规划提出,要锚固全省“一心两屏四廊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一心是巢湖生态绿心,两屏是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四廊是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 ”该负责人表示,规划的创新点之一,就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问题识别+分区修复+项目化实施+政策支撑+分工协作”等为一体的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突出“一心两屏四廊”对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的骨架支撑作用,并考虑全省自然地理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体现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差异化生态基底,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9个修复分区。

  9个修复分区分别是巢湖周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皖西大别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皖南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淮河沿线洪水调蓄与矿山治理区、长江沿线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新安江沿线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江淮运河沿线水系连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淮北平原农产品生产与矿山治理区、江淮丘陵岗地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围绕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领域突出生态问题,我省优先部署对国家及省级重大战略具有关键生态支撑作用的重大工程,聚焦生态功能存在的短板进行提升,聚焦生态受损的重点区域进行修复,构建重大工程项目体系。

  具体重大工程项目如在长江生态廊道保护和修复上,设立沿江重要河湖湿地修复、滨江城镇土地综合整治提升、沿江废弃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沿江重点区域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4个重大工程项目;淮河生态廊道保护和修复上,开展关键问题研究及应用,设立沿淮蓄滞洪区重要河湖湿地修复和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等2个重大工程项目;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上,设立环巢湖湿地生态修复、巢湖小流域生态修复、合肥都市圈人居环境提升、巢湖周边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等4个重大工程项目等。

  凝聚合力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规划的有效实施,是我们下一步工作重中之重。 ”该负责人表示,为分步推进规划贯彻落实,将充分发挥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自然资源领域专业委员会作用,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推进机制。

  我省将建立省级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库。按照责任分工,各相关省直部门指导市、县政府深入研究谋划省级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将支撑国家及省级战略发展、保障维护生态安全、生态受益范围较广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

  此次规划的创新点,还在于坚持市场化方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我省将按照“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资源整合、以用定治”思路,积极构建“谁投资、谁受益”“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碳汇交易平台。

  据悉,我省将开展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试点,选取小流域开展重点示范,解决小流域生态修复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将以落实规划中明确的重大修复工程为抓手,以更实举措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为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生态支撑。(记者 夏胜为)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