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新时代 新运河——江淮‘牵手’”系列报道

  • 2022-09-08 01:17
  •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 作者:

  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万小时”,张福强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这样一个书法小摆件。

  张福强是中国铁建大桥局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项目负责人,也就是世界最大跨度通水通航钢结构渡槽——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背后的建设者。

  身为黑龙江人的张福强,2018年来到安徽,在引江济淮项目上一干就是五年。“一万小时”是一位前辈勉励他的话。

  “他告诉我,锻造一个精品工程至少需要一万小时。对于引江济淮这种世纪工程,更要随时提醒自己——要精益求精。”“一万小时”,张福强不仅把这四个字放在案头,更放在心上。

  中国铁建大桥局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渡槽项目负责人张福强

  用时间雕刻世纪工程

  蓝图美好,需要建设者落地。作为施工标段的总工,张福强的使命,就是把美好的设计蓝图变为现实。

  秉持着安全高效的理念,在组织施工的过程中,张福强带领团队做出多项创新。比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他们将原本的大节段拼装改成小节段拼装。为了这个施工方案,张福强和团队一共钻研了6个月,从2019年的春节一直做到8月份。

  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安装。在焊接过程中,受热胀冷缩影响,杆件的收缩变形较大。“我们要求的精度是毫米级拼装,超过一毫米,就算不合格。”张福强说。

  对于一个1-2米的构件来说,调整一毫米,是比较简单的。但淠河总干渠渡槽每个构件都在70~80吨左右,长的将近20米,短的也有6-7米,其中的技术难题可想而知。

  作为引江济淮与淠河总干渠的“水上立交”,很多人会以为建设渡槽是在水上作业。张福强团队却创新性地提出旱地施工——在平地上搭桥,再把桥下掏空。就是这一优化方案,让渡槽工期整整节省56天,节省成本上千万元。

  回顾这五年,最让张福强神经紧张的还是2021年的充水试验。钢渡槽设计年限是100年,设计的防洪水位是300年一遇的防洪水位,相当于水深5.05米。钢渡槽承担着4万吨的荷载,工程建设完成之后,要验证是否可以承担这么大荷载,就要想办法借4万吨的水把它充满。

  张福强带领团队在堤防的两侧堵了两道围堰,从老淠河借了12万方的水,用了25天左右的时间把水抽进来,然后再排出去。

  那段时间,张福强和同事基本上是24小时值班,每天都要去桥周围观察。“第一观察它漏不漏水,第二观察结构是否安全。”张福强带领团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天气差等诸多不利因素,通过科学分级加载、卸载,精确地对大吨位支座、止水伸缩缝、主桁架进行了应力和位移检测,完成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的罕见荷载工况试验。试验的成功,验证了钢渡槽具备一般桥梁8倍承载力的能力。

  除了工程上的难度,2020年的洪水也对施工造成很大影响。当年一连下了50天左右的雨,让引江济淮河道里进了很多水,防洪压力非常大。

  “我们当时挖了很多土方,水都基本上灌满了。”为了防洪,张福强带领项目上所有年轻同志24小时奋战,一人守护一个堤口,带领工人,奋战30多天,保障了项目安全。为了感谢张福强所在项目在淠史杭防洪上的贡献,地方政府还专程送来锦旗。

  世纪工程凝聚着无数工程人的心血

  为国家建设更多精品工程

  张福强的孩子今年2岁了,出生后还没有见过远在东北老家的爷爷。张福强一直想带孩子回老家看看,工程建设虽然已是尾声,但还是因为各种事情牵绊没有成行。

  “父母知道我们在外工作不容易,每次视频,他们只跟我们讲他们身体很好,从来不讲家里的困难。”张福强说,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其实自己也了解家里有哪些困难,很想去帮助,但是心有余力不足。

  “身为一名工程人,我和所有工程人一样,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有愧于家人。”张福强说,项目部一般都建在很偏的地方,工程人大部分时间都要坚守在岗位上,不能像在城市工作那样正常上下班,“正常的话一年也就回家那么一两次,要么是春节,要么是赶在工程闲的时候。”

  今年年底,引江济淮工程就将试通水试通航,长江与淮河将实现世纪牵手,而张福强在引江济淮的工作也将告一段落。谈及五年的经历和即将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张福强激动不已,“非常有幸能参与到国家级重点水利工程中,这个项目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张福强说,作为一名90后工程师,希望将来能为国家建设更多精品工程。(记者 彭旖旎 史睿雯 刘玉才 黄娜娜 朱晓桐)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