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3-01-15 00:42
  • 来源: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
  • 作者: 史睿雯 刘职伟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省政协委员范志超解释,“韧性”是指城市的风险防范能力,在面临灾害或者风险时,具备耐受、适应和快速恢复的能力,给城市居民安全感的能力,所谓“宜居”则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之上,城市首先要有韧性,才能谈宜居,而智慧是实现城市韧性和宜居的重要手段之一,三者相辅相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大型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火灾、爆炸、洪涝、地震等灾害类型更多,导致影响范围更广、灾害损失更大。燃气管道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近年来城市燃气管道在人口密集区爆炸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调研中,范志超发现,目前仅合肥市区就有超过7000公里的中低压埋地燃气管道,发达密集的燃气管网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断让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但如果燃气管道安全得不到保障,经常发生腐蚀泄漏或者人为破坏,则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然而城镇燃气管道服役环境复杂,多为网状结构,管道变径较为普遍,现有技术无法开展管道内检测。”范志超说,燃气管道多位于人口密集区,运维管理相对被动,往往是接到泄漏报警后才进行修补,属于事后维护。因此,要真正实现城市燃气管道风险智能管理仍然任重道远。

  对此,范志超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用户企业加强协调联动,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风险治理与智能化检测监测技术研发与推广。

  我省有20余座大中型城市、3万多公里燃气管道,范志超建议推广现有工程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技术,摸清我省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底数,形成我省城市燃气管道的失效模式与损伤机理数据库,准确研判我省城市燃气管道风险形势,周密做好事故应急预案,实现我省城市燃气管道整体风险可知可控。

  针对高风险区域聚乙烯(PE)燃气管道不开挖检测迫切需求,范志超建议研究PE管道壁厚损失、老化程度的声谐振内检测与微小裂纹缺陷的相控阵内检测等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保障城市燃气管道本质安全。(记者 史睿雯 刘职伟)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