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3-01-18 04:2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张理想 张岳

  实施重点文艺项目、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加快安徽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建设;启动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安徽省域中心,发展壮大数字音乐、数字出版、视频直播产业基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众多“小且美”、业态多元新型文化空间……《政府工作报告》就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提出一系列重要任务,增加城乡文化选项、扮靓百姓文化生活,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挖掘江淮底蕴,传承文化基因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省政协委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认为,研究安徽地域文化,科学路径是关键。“我们要梳理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史前和历史时期的文化谱系,找准安徽在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方位。同时,深入挖掘、分类阐释安徽在科学、艺术、文化、社会、思想等主要领域的代表性成就和核心价值。然后,依托先贤名哲存世著述及代表性研究成果,结合重要考古发现,构建安徽思想文化标识体系。”叶润清说。“提升安徽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关键要加强安徽地域文化研究顶层设计。”叶润清建议,我省要就做好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开展专题调研论证,设立重点课题并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积极组织重点科研机构、重点高校及各市文化部门协同配合。最终,以安徽科技、艺术、哲学等为基本类别,编纂出版系列丛书,突出安徽在主要领域取得的源头性、标志性和集大成性的成就与贡献,在此基础上谋划构建安徽地域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标识体系。

  一曲拉魂腔,悠悠淮河情。数百年来,泗州戏唱响淮河两岸,走进新时代,依然散发着魅力与活力。“泗州戏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深受城乡群众喜爱。发掘、保护、传承、创新泗州戏,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远影响。”省人大代表、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一级演员孙玥说。

  近年来,从传统经典《杨八姐闯幽州》到现代新戏《绿皮火车》,孙玥尝试不同题材优秀作品,创新传承戏曲艺术;从偏僻的乡村舞台到耀眼的国外剧场,她将徽风皖韵魅力带给广大观众,努力传播戏曲文化。“中华优秀戏曲应与时俱进,传承和创新并行向前发展。”孙玥认为,“泗州戏的发展要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创作出既有时代感又具贴近性的优秀作品,更要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把欢乐和文明带给千家万户,在赢得人民群众口碑的基础上,奠定自己艺术的丰碑。”

  发展融合业态,创新文化产品

  从创排红色题材黄梅戏《不朽的骄杨》《邓稼先》,到打造国风连载漫画《女驸马》、直播大型演出、网上教唱黄梅戏,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不断“出圈”,彰显黄梅戏在传承发展中的勃勃生机,推动演艺产业规模不断成长壮大。“优秀的文化艺术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又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青年团副团长吴美莲说,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文化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放眼江淮大地,文化“软实力”正在变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

  黄梅戏是安徽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传承弘扬黄梅戏,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会演、评比营造艺术氛围,进而推动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与生产。”吴美莲说,“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之一,‘演艺+旅游’有助于地方打响品牌、树立形象,更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进“数字江淮”建设,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省政协委员、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姝文看来,我省文化产业数字化还存在产业链和价值链较短、数字核心技术较弱、数字平台运营亟待规范等问题。

  “面对当前数字经济带来的产业变革,我省可以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数字平台、文化企业、中介组织组成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协作体系,形成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合力。同时,健全文化产业数字化要素支撑体系,打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智能化计算’的数字链条。”王姝文认为,在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更要完善文化产业数字化协同治理体系,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机制、健全数字技术规则。尤其是文化企业,更要对数据泄露等风险做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预案。

  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文化供给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客厅”。“非国有博物馆是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人大代表、黄山市徽州雕刻博物馆馆长洪建华建议,出台政策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盘活非国有博物馆馆藏资源,推出系列网上文化服务项目与平台,拓宽文化产品营销推广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综合能力。

  文化场馆“遍地开花”,群众共享“文化大餐”。省人大代表、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清华社区党委书记李全认为,公共文化活动需要场所场地,由于早期城市发展规划不够重视,导致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场馆和场地建设配比不足。“我们要加大文化场所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功能,不断增加群众的文化选项。”李全说。

  去年,包括安徽四大名茶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源远流长的安徽茶文化惊艳世界。“作为祁红人,我深感光荣,祁红发展正当时。我们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省政协委员、国家级非遗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昶说。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增加旅游市场产品供给,让城乡居民畅享徽风皖韵魅力。王昶认为:“我们要持续擦亮‘世界名片’,一方面要秉承工匠精神,守好祁红的品质,把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名茶之都,让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最美风景线。”(记者 张理想 张岳)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