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录
建强“红引擎” 激发新动能
——舒城县创新推进非公党建掠影
“实体化”运行党建工作指导站
舒城县杭埠镇内非公企业众多。3月22日,记者采访时了解到,2019年,这里却仅有3家企业成立党支部。如今,这一数字已刷新为33家。几年间,非公企业党组织实现密集组建的背后,与舒城县“实体化”建设党建工作指导站密不可分。
如何让党建指导员发挥实质作用,有效提升非公党建水平?2019年,舒城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推行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实体化”运作。目前,已在非公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关镇、杭埠镇、县开发区建立3个示范指导站,14个乡镇指导站全部实行“实体化”办公。
舒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辉介绍,3年来,全县已派驻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279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坚持选优配强,从退居“二线”、熟悉党务的领导干部中选派,实行坐班制、每月工作例会制,每个指导站还单独成立党支部。
组织生活联合、党员活动联抓、教育培训联动。“实体化”运作以来,党建工作指导站探索建立“网格连企、暖心访企、组团助企”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三访三察”等工作,帮助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纾困解难,有力发挥了“桥头堡”作用。
几年间,舒城县先后成立了六安市第一家外资企业党支部、第一家台资企业党支部、首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累计组建非公党组织360多个、群团组织450多个,覆盖了90%以上的上市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着力把组织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活力。
“名师工作室”做好传帮带
郭世明,是舒城县首位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10多年来,他深耕非公领域党建,先后被派驻到4家不同类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将其打造成省级以上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多年党务实践中,他总结出“五必访五必谈工作法”“1238工作法”等。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他被党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一枝独秀不是春。2021年,舒城县委组织部、县委非公工委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郭世明非公党建名师工作室,在全省率先以传帮带形式,培养优秀党务工作者,构建非公党组织之间互帮互促的全新指导体系。
“工作室把党务业务、生产经营、政策解读和群团建设等作为主要内容,组织大家通过实地考察‘看’、导师教学‘听’、以案说法‘讲’、互动交流‘学’。”郭世明介绍,通过这些举措,让学员单位党组织工作有方向、活动有载体、党建有内容,实现党建工作共同提升。
近2年来,工作室已培养帮带32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首批结业的12名学员中,7名优秀学员获准成立以个人姓名命名的党建工作室,形成了非公党建工作的延伸。学员单位有2家被授予省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1名学员被授予“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链上党建联盟”助力强链补链
舒城职业学校是舒城县唯一的中职学校。自从加入县产业链党建联盟后,学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12家“链”上成员和企业深度合作,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形态,形成“依岗设课、定岗施教、轮岗研学、以岗定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产教有效融合。
舒城职业学校校长高传文表示,通过非公党建产业链校企合作,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就业质量等都得到有力提升,赢得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以党建联盟“组织力”赋能企业发展“生产力”。去年5月,舒城县组建绿色食品加工、智能制造行业产业链党建联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素、项目、人才、资金、市场等全面对接。
“通过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发展联动、人才联育等方式,着力打造‘链’上命运共同体。”舒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道林介绍,党建联盟组建以来,有效破解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党建正成为兴企强企的“加油站”。(记者 黄永礼 通讯员 蔡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