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商素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徽商积极投身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回乡投资创业中,瞄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助推安徽重点产业发展壮大。
本台记者:胡君
我们现在来到了一个青年徽商企业家创办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他们的半导体产品运用的是企业基于RISC-V架构自主开发的系统,不仅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而且运算速度更快,可以满足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对汽车半导体产品更为严苛和个性化的需求。
合肥芯车无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EO 程宝忠
RISC-V它是一个开源开放的先进架构的指令集,但是在安徽目前来讲它的发展还是一个初级的阶段,我是希望把这项技术带回来,能够让我们安徽的汽车产品能够更加有竞争力。
企业的创始人之一程宝忠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人,早年外出求学创业,带着团队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半导体公司。看到家乡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他将企业的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在合肥,致力于为安徽车企量身定制更智能、更高效的半导体技术和产品。
合肥芯车无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EO 程宝忠
今年我们还会扩增一倍的人员,在安徽去做我们的研发,随着和我们安徽的车企合作越来越紧密,希望把我们的总部板块都能够放回到家乡来,从车辆的控制到未来的座舱到智驾等等全系列的我们都能够在安徽落地。
新时代的徽商在传承弘扬传统徽商精神的同时,呈现出创新能力更强、创业拼劲更足、视野更加开放等鲜明特质,从保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出口第一到推动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走在全球前列,从引领我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到专注于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等,徽商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安徽省合作交流办公室经济联络处 处长 王成君
徽商回归呈现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明显提高、产业带动突出、协作联动增强等特点,助力安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延链壮链、新兴产业培强育大、未来产业抢占先机。
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时代发展同行的新徽商群体正在发展壮大,安徽各地也立足自身优势特色,瞄准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努力为徽商回乡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在阜阳,当地正在加速布局从高效单晶硅片、高转化率晶硅电池、高性能光伏玻璃到光热一体化的新型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新赛道”,由徽商创办的国成能源公司看到这一发展机遇,将企业高端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基地落户在了阜阳,并在家乡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国成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瑞
(家乡的)高校院所可以提供科研人才,阜阳这边针对新能源企业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我们企业从刚入园的时候只有1条生产线,(年)产值不到一亿元,到2024年我们产值跃升至12亿元,让我们在家乡发展得更有信心。
在全省上下正聚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背景下,广大徽商秉持优良传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回家乡、建家乡。“十四五”以来,全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552个,累计到位资金4373.3亿元,年均增长12.1%,到位资金在三次产业分布为2%、82%和16%,与此同时,徽商回归大项目明显增多,在建10亿元以上项目92个,实际到位资金占徽商回归项目资金近3成(29.2%)。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 安徽省经济学会副会长 孔令刚
安徽总体规模性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规模性的发展,它会带来很多产业链的裂变,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机会,会吸引更多的我们在外发展的这些新徽商,回到家乡来发展,双向奔赴,在家乡投资额的跃升,推动我们安徽的厚积薄发这种优势进一步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