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5-03-27 05:3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

  党建强,企业兴。省国资国企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强“根”塑“魂”、强基固本,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建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推动党的领导与企业治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国资国企的发展优势、改革胜势,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提供坚强保障。2024年,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全面攀升。

  淬炼政治忠诚

  ——突出政治引领,强化凝心铸魂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对标对表,紧跟紧随。省国资国企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国资国企就跟进落实到哪里,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知行合一,以知促行。去年,省国资委党委“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35次120件,省国资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和列席省属企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次,严格落实省委“双随机”要求。开展省属企业科技创新、产业链图谱、践行能源安全战略等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全国国资国企优秀研究成果6个。深入推进省属企业“领航”“引擎”“优才”“堡垒”“清风”五项工程建设,深化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新增省国资委党委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14个单位、培育库22个单位,共有基层党建“领航计划”示范库72个单位、培育库105个单位。

  省属企业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动态优化调整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淮海实业集团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聚焦国之大者和企之要事,组织开展督查7次、查改问题11个。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省国资国企系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去年以来,省国资委实施“365集中宣讲”行动,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省国资委党委举办集中宣讲30场,省属企业基层宣讲600场,一体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进基层到一线。

  海螺集团建立领导干部调研讲、先进模范代表示范讲、党群部门基层送课讲、支部书记上台讲“四维联动学习宣讲”机制,全年开展理论宣讲620余场,培训党员干部1.2万多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工厂、进一线、进班组。

  着眼巩固壮大主流思想主流文化,省国资系统还组织开展“同心筑梦庆华诞 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阅读朗诵大赛和全省第六届微宣讲竞赛,举办“书香国企阅读季”、“皖若春风”企业职工思政课。

  锻造过硬队伍

  ——注重选人用人,广泛招才引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打造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是国资国企发展的坚实支撑。省国资国企系统积极抓好选人用人、引才育才,打造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

  省国资国企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大力选用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企业领导人员,注重培育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人才队伍。

  省国资委出台加强省属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兑现省属企业人才专项资金补助5200多万元。推荐申报国家引才计划3人、江淮英才培育计划项目团队5个和领军人才10人。组织开展“人才皖企行”“身临企境·花落皖家”系列活动,吸引各领域高端人才1500余人次来皖交流。

  叉车集团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五体系一梯队”建设,深入实施“双星双石”“墩苗育苗”等人才计划,开展40名“双星”人才培养,完成48名中基层干部提拔,动态做好70多名“墩苗育苗”人选培养跟踪管理。

  围绕强链补链,省属企业深入推进人才强企战略,举办招才引智高校行等活动,打好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做好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举办专业管理培训和专业技术技能比武,不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厚植高质量发展支撑。

  省投资集团创新实施人才“星光灿烂”计划,全年招引各类人才110多名,培育领军人才、青年英才、管培生107人;选聘内部讲师和业务标兵91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60多场,3800多人参加,成功申报设立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

  省港航集团开展“港好遇见你”活动,招引人才200余人,柔性引进外部专家12名。建设创新平台,集团内10家企业获省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认定,获省级科技支持资金约1600万元。

  省担保集团抓实人才培养,编印学习大纲,建立一周一集中、一月一宣讲、一季一调度、一年一竞赛的练兵比武机制,分层分类建立集团人才库,联合省内重点高校开展融资担保大数据治理工程博士培养项目。

  筑牢基层基础

  ——优化组织设置,建强战斗堡垒

  安徽交控集团旗下位于上海浦东的东方和迈信公司,管辖的上海东方金融广场办公面积约9.5万平方米,共入驻企业近70家、5000名白领,是陆家嘴金融城百幢税收“亿元楼”之一。公司党支部把创建工作和上海的“楼宇党建”结合起来,开展为流动党员“建家”、为楼宇商户“服务”、让沪皖两地“兴业”等活动,牵头成立大厦联合党支部,为多名“口袋党员”找到了组织,协调解决入驻企业实际困难20多项。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省国资国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上持续用力,激发组织体系活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积极适应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等变化,动态调整设置企业党组织,把党组织建到车间班组、经营网点、工程项目、服务窗口,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企业境外分支机构党组织设置,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党建联建共建。”省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持续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增强。

  抓基层、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抓融合、促提升。省国资国企系统深入开展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行动,按照不低于5%比例排查确定后进基层党组织300多个,组建专项抽查验收小组,实地检查、指导督促全面完成整改,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动态达标。

  皖北煤电集团聚焦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层次持续发力,做好党建工作季度点评、组织生活规范化操作标准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等,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互融共进。省属企业深入推进“一企一品牌”创建,不断推动国企基层党建水平全面提升。

  2023年以来,徽商银行党委实施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创建工程,通过“一行一品”“支部微品牌”党建品牌创建,打造“有形象化标识、有个性化内涵、有制度化推进、有显性化成效、有可视化阵地”党建品牌,形成了芜湖分行党委的“红芜星”、合肥分行党委的“炬·合”、北京分行党委的“徽聚·京彩”等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提质增效,为打造优秀的地方主流银行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推进融合共进

  ——奏响发展强音,提升发展质效

  2024年,铜陵有色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连续6年进入世界500强。近年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主动抓落实、奋力强担当,聚焦生产经营抓党建,深入推进“五项工程”,促进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

  “聚焦制约公司发展的难题,坚持以‘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的工作思路,总结提炼出‘党委立题、支部领题、团队破题、党员解题’四步答题工作法,有序开展党建项目攻关行动。”铜陵有色集团负责人介绍,集团党委层面立项26个,党支部层面立项259个,引导党员干部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为载体,在项目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才有生命力,发展才有更强驱动力。省属企业积极创新党建赋能发展载体,以“红色引擎”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安徽建工集团开展“流动红旗党组织”“党员先锋岗”等评比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等有机融合,集团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4年营业收入首次破千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64位,较去年提升21位,实现历史性跨越。

  华安证券公司强化政治建设,着力践行使命任务,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天职,全年直接融资规模390多亿元,多个项目实现全国、省内首单突破。推出“鹰羚加速成长计划”服务品牌,提升科技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以专业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40多个,保障金额近19亿元,受益农户9600余户。

  省通航集团推进党建赋能企业发展,全力拓展场景应用,强力推进创新发展,集团“七大板块、三大平台”战略逐步深入实施,安徽低空经济发展模式受到肯定,全年营收及利润增长超过100%,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涵养清风正气

  ——深化正风肃纪,优化政治生态

  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去年的党纪学习教育中,省国资系统综合运用“中心组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辅导、专题党课、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国资国企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据统计,省国资国企开展集中学习2.7万余次,讲授纪律党课近7000场,开展各类警示教育近1万场次,教育党员干部18万人次。编印《省属企业严重违纪违法领导人员忏悔录》,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同时,扎实开展省属企业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和物资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等系列专项整治,坚决做好巡视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发挥省国资委党委与驻委纪检监察组建立运行的五项协作机制作用,支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省属企业积极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通过解剖典型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发挥纪律教育引导、激励保障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淮河能源集团着力推进正风肃纪,改革集团纪检监察体制,进行“穿透式+垂直化”监督,撤销14个二级单位纪委,成立2个单独派驻纪检组和4个综合派驻纪检组;开展选人用人、靠企吃企、违规招投标、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专项整治,积极构建大监督体系,2024年全年大监督体系发现各类相关问题3000多个,追责问责2000多人,不断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省粮食产业集团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部署开展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挂证取酬、兼职兼薪专项整治和私设“小金库”专项治理。研发上线“清风皖粮e码办”平台,设立12个“廉情监测点”,选聘36名特约监督员,建立纪检、巡察、审计、财会四类监督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清廉企业建设。

  党旗红则国企兴,党建强则国企强。省国资委党委负责人表示,立足新征程,将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大力弘扬干字当头、创先争优的作风,在服务全省大局中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记者 黄永礼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全省季度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于2025-04-24 08:34:4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