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安徽从稳预期、强信心、优环境等方面入手,打出政策“组合拳”,充分激发社会资本在皖投资动力活力。今年一季度,全省项目民间投资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
前不久,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在合肥启动,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从科学探索向实践应用,又迈出了一大步。作为BEST装置的建设单位,聚变新能公司注册资本145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比5%。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严建文
从资本方上面,我们就有民营企业的介入;到产业技术的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民营企业的介入。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聚变这个产业中,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互动的合作协作关系。
这两年,国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抢抓政策机遇,安徽在全国率先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用好重大科研平台。眼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进核能、生物合成等五大研究院已全部向民营企业开放。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 四级调研员 程浩
我们将加强部门协同,找准吸引民间资本不足的行业领域,梳理条件成熟、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清单,加大向民间资本的推介力度,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为了让民间资本能投、敢投、愿投,安徽始终把壮大民营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从省级层面立法,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众多方面,向民营企业敞开大门;另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通过建基地、育基金、设专班,发挥商协会作用,加强“双招双引”,集聚更多优质项目和社会资本。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金融所 所长 王斌
安徽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三地一区”建设,让民间资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池州,星河动力公司最近正在加紧装配测试首枚“安徽造”液体运载火箭,预计今年8月实现首飞。而在创业的早期阶段,由于商业航天领域技术门槛高,投资大、风险大,企业一度遭遇融资难。
安徽星河动力公司火箭发动机 项目经理 程微
液体火箭处在研制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试验验证,池州市专门成立了航天基金给予支持,使得星河动力能够专心进行研究。
现在,池州市商业航天专项基金已经增加到5亿元,吸引了包括星河动力在内的11家上下游企业落户,预计未来三年,当地商业航天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招商五局 副局长 江曼
我们以基金为杠杆,撬动了10倍以上的社会投资;通过基金+政策+服务,提供全周期的支持,商业航天产业正在池州市蓬勃发展。
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今年,安徽深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更加注重打造“徽商回归”等招商引资特色品牌,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在2025徽商大会上,首期30亿元徽商产业基金正式启动,现场签约24个代表性项目,总投资超过370亿元。
徽商总会副会长 北京盛世宏明投资基金董事长 姜明明
在徽商回归的过程中,确实是能够体会到省委、省政府搭建徽商总会这样一个平台的良苦用心,带回来都是上亿的项目,整个安徽现在是一片投资的“热土”。
引进来、留得住、能发展,今年一季度,安徽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比上年全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4%,比全部项目投资高1.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