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新闻客户端|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双微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省领导

——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

中安在线   2022-03-07 08:19:2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白海星 梁 睿   编辑:付刚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省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等大江大河,还有大别山、黄山、巢湖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安徽省如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如何协调好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

  郑栅洁代表表示,安徽省委坚持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准确把握“双碳”的内在逻辑,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必须充分考虑客观实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一是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安徽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二是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安徽着眼各地经济体量、产业结构、用能结构、资源禀赋、碳排放现状等差异性,重点围绕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居民生活以及科技创新等“6+1”领域,逐一制订专项方案,因地制宜制定碳达峰路线图。三是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安徽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69.8%,必须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布局建设一批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风电项目,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不断提升电网消纳调控能力,逐步推动煤电由主体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变。四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探索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全省碳排放“一张图”,丰富多跨场景应用,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准确把握“双碳”的本质要求,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绿色江淮建设工程,加快建设美丽安徽。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制定出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蓝天保卫战等8项行动和重污染天气消除等7个标志性战役。突出效果导向,扎实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拉高生态治理修复标杆,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快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态屏障建设,深入实施巢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河湖湿地保护修复、合肥骆岗中央公园建设等工程,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突出长远导向,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协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大力推进“数字江淮—智慧环保”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持续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巢湖等重点湖泊预警监测体系,推动“常治”走向“长治”。

  准确把握“双碳”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安徽立足发展实际,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升级“存量”,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把能效水平纳入“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推进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加快重点行业和重要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做优“增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制定绿色低碳产业参考目录,提高增量项目准入门槛,提升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用好“变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坚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发挥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功能,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同时,大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建设,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记者 白海星 梁 睿)

省领导活动报道集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