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铜陵 > 经济产业 > 经济

   2025-06-13 10:14:2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许小毅

  风险分担机制筑底,科技金融架桥,打通“债权+股权”服务链条;绿色产品创新铺路,普惠数字赋能,构建“融资+融智”发展生态。在谋划“十五五”规划工作中,铜陵市铜官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省市部署要求,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主线,坚持制度创新为引领、政策保障为支撑、监管发力为保障,结合区域经济金融实际,发挥“总量规模小、信贷结构优、直接融资高、融资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该区发展科技金融,构建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科技贷”相关制度,特别是逐步建立并完善担保、补偿基金的资本(资金)补充渠道,确保风险补偿制度的可持续性。强化金融、科技部门深度联动,立足科技企业需求,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逐步将以贷款为主的服务模式升级为“表内+表外”“商行+投行”“债权+股权”“融资+融智”的综合化、全方位服务。积极招引、谋划建设具有区域影响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同步建立专业化的评估机构和人才队伍,推动金融科技与知识产权服务深度融合创新。

  该区发展绿色金融,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创设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在巩固绿色信贷优势基础上,创新拓展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等多种业态模式,为环保、节能减排企业或项目提供信贷资金、债券基金、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支付结算、账户管理、风险保障和融资租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监管部门强化绿色金融发展考核评价,将绿色金融纳入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监管评价等,倒逼金融机构自觉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督促客户加强对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管理。金融机构逐步构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统计监测、信息披露、尽职免责等绿色金融管理制度,实现绿色金融信贷政策改进、流程管理优化。

  与此同时,该区发展普惠金融,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可能出现风险的行业、区域和产品进行提前精准预警,推动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监测、风险处置由“人控”向“机控”和“智控”转变,将风险有效遏制在萌芽中。持续聚焦经济社会薄弱环节,通过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期流贷”、供应链金融等投放,逐步建立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写深写实养老金融大文章,健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业务、产品体系,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提升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水平,建设集养老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引导金融机构以“老、小”为重点,创新金融产品,率先在全区试点打通从出生开始的“儿童金融”、学生时代的“成长金融”、毕业以后的“创业金融”、成家立业的“家庭金融”、生活富足的“财富金融”、退休之后的“养老金融”为主线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创新具有投资理财、储蓄保险、健康保障等多重功能的风险偏低、回报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金融部门通过政策宣讲、专场活动等各类载体,提高社会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此外,该区发展数字金融,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拓宽金融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人工智能+金融”等深度融合,发挥铜陵“小而精”优势,积极争取并配合市级金融监管部门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稳妥有序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帮助地方法人银行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数据资源,对客户进行全方位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为精准的金融服务。加强数字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夯实金融数据安全根基。配合央地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保险行业协会等会同科技、大数据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严格的数据授权使用机制,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在授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对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益的保护,切实维护消费者的隐私权益。(童关轩)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