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先后公布了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铜官区均入选,成为全省首批四个获评国家级“双区”称号的县(市、区)之一。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铜陵市主城区,近年来,铜官区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落实,促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加快基础教育优化布局,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该区坚持把推进新课程和新教材“双新”实施与当前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任务紧密结合、有机融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结合教育部部署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关键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丰富创新评价手段,加强过程性与增值性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与激励作用;设计更符合学科特点的评价方式。积极探索体育学科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的体魄;推进考试命题的变革,调整评价机制(考试)方式及试题。计划本区域内推行非毕业班年级实行政治、历史开卷考试,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早日适应开卷考试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
与此同时,该区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专业学习促进教师变革教育观念,构建“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教学逻辑。组织校长、骨干教师赴长三角名校跟岗学习。发挥教研引领的优势和作用,依托各级中心备课组活动、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结合教研员“驻校视导”,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等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师备课实效,积极探讨如何进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兴趣,架构“高效课堂”。依托实验校进行“双新”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系列活动。优化作业,实现总量控制,针对学生能力分层设计并积极创新作业类型。鼓励教师关注学生学情,合理安排课前预习作业,设计针对学生能力素养不同,在数量和难度上有梯度的分层课后作业及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加强作业设计培训,推动优质作业设计交流。
此外,该区激发教师群体内生动力,健全优化“区管校聘”政策实施细则,实现校际师资互补共享,协同合作。健全完善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优评先等政策上的实施细则,激发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轮岗,覆盖到校长、教师,形成一套引导教师队伍有序流动的机制。提高班主任工作保障水平,完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度。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能,疏解如校外安全等育人工作外的事务,探索“导师制”等全员育人机制,提升专业性与工作实效,减轻班主任负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个性化教育,促进教师发展,营造育人氛围,整合教育力量,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童关轩)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