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铜陵 > 科教文卫 > 文化

(纪实文学)

中安在线   2021-02-26 16:50:2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王建生   编辑:许小毅

  

  2020年果然不同以往,老天的脾气越发让人捉摸不透。处暑过后,一连几天连阴雨,气温骤降,刚一放晴又闷热了起来,完全没有凉爽下来的意思。

  上午9点多,会宫镇晓春村扶贫驿站里,李秀娜身穿一袭黑色长裙,戴着口罩手套,头发挽得高高的,正忙着给几只宰杀洗好的鸭子进行真空包装。柜台上,雪白干净的鸭子一溜排开,李秀娜将它们一个个装袋,抽气,封口,打包,动作娴熟利落,一气呵成。

  “这是刚接的单,明天就能送到客户手里。”忙完,李秀娜摘下口罩说。

  第一次听到李秀娜的名字,许多人以为她是个身材瘦弱,跟名字一样秀气的女子。见面一看,完全颠覆了你的想象,李秀娜根本不像李秀娜,个子不高,黑黑壮壮,比实际年龄要大不少。

  但这才是真实的李秀娜。

  “她业务素质好,能吃苦,这几年为我们村电商扶贫发挥了很大作用。”站在柜台外面,晓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章根红当着面夸了起来,“她是个女汉子!”

  李秀娜有点不好意思起来,羞涩一笑,沁出的细密汗珠使宽阔的额头变得油亮。

  晓春是枞阳县6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全村4036个人口,贫困人口647人,占16%还多,超过了全县9.15%的平均水平。

  “每一个脱贫,都是一场攻坚战。”章根红说。提起扶贫,这个从2014年就从县自然资源局派驻晓春至今,连续干了7个年头的汉子眼里闪着泪光。

  晓春村位于白荡湖西北梢,紧挨着拔茅山。过去,因为没有优势产业,如何做好消灭贫困的减法,他们的选项不多。但这里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拔茅山就像终年停留在春天,那种绿,湿漉漉的,四季流淌着青翠,晓春永远是晓春的样子。流域总面积757平方公里的白荡湖,是枞阳境内沟连长江的最大淡水湖,白浪如银,鱼虾丰美,尤其是白荡湖大闸蟹,全国有名。

  扶贫,关键在于怎么发展产业。为了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村两委着实动了一番心思。这几年在驻村工作队、村干和帮扶人的鼓励帮扶下,晓春村贫困户自种自养的茶叶、果树、水产品、家禽家畜产业有了很大提升,家家都有了一棵“摇钱树”。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销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贫困户收入容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好在,政府推动电商扶贫的力度正在发挥效益,村里就利用就业扶贫驿站,搭建起电商平台,为全村群众和贫困户打通农产品上行销售通道。

  当初,安排30岁的李秀娜在电商这个扶贫公益岗位就业,村里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是李秀娜本身就是脱贫户,二来她曾经在合肥一家科技公司打过工,精于电脑操作,对线上交易也熟门熟路。当电商,她确实是不二人选。

  只是,哪些农产品能在线上销售?电商究竟能为脱贫增收带来多大的效益?大家的心里都没底……

  李秀娜的心里也没底。

  但是李秀娜勤奋,肯下功夫。为摸清晓春特色农产品种养情况,她请包片干部带着她,把全村7.1平方公里1115户农家跑了几个轮回。史大叔家种了多少茶叶果树,张大伯家养了多少鱼虾,朱奶奶家有多少鸡鸭鹅待售,哪家适合扩大种植,哪家适合扩大养殖,她都认认真真记在小本子上,把重点种养户标上记号,绘制成表,做到心里有数。每到一户农家,她还自己拍视频、图片,挂在微信、抖音,或者挂在邮乐购、淘宝、微小店、贝店店铺里宣传推广,有时候,索性就在贫困户的种养现场来个抖音直播。这样一来,晓春的山水生态优势就显现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下种养的农家货,一下子成了“网红”产品!

  订单越来越多,李秀娜也越来越忙。

  下单,接单,筛选农产品,甚至家禽宰杀、分装、打包……她都是自己动手。订单量大的时候,李秀娜既要当电商,又要当搬运工,七八吨的货柜车,大大小小上百件快递包都是她一个人搬,一个人扛,一点不含糊。

  就业扶贫驿站实际上是一个便民服务大厅,装修明亮清新,简朴大气,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服务内容主要涉及就业社保、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居家养老等。李秀娜的工作岗位就在右边第二张办公桌。

  “有空的时候,村干部、还有章队长他们也来帮忙。大家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坐在电脑前,李秀娜一边跟我们交谈,一边忙着在线上回复客户的问题。

  黑黑的李秀娜眼里透着执着,身上充满活力。正是这种执着,让她敢拼,正是这种活力,让她敢干,硬是把“晓春电商”拼成了枞阳农村电商里一块响当当的品牌,干成了大家眼中的女汉子。

  去年,省商务厅副厅长黄英到枞阳检查指导农村电商扶贫工作,老太太被晓春电商深深地吸引,到处走访了一番后,连说,不容易,不容易!不仅和李秀娜成了微信好友,还经常鼓励她,多次下单找她代购农产品。

  今年截止9月,晓春电商销售的农产品已达到34万元,大多数贫困户户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

  中秋节前,贫困户张国加在晓春电商平台一次卖出的菜子油、鹅、鸡、鸡蛋,价值就有1800多元。“有钱,就有了好光景。”张国加乐不可支。

  晓春电商给贫困户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从320省道进入县城金山西路路口,各种公司招牌、店铺招牌让人眼花缭乱,高高耸立的“枞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十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走进一楼300多平方米的农特产品展销厅,环形LED灯明月般柔和的光影里,稻虾米、枞阳白茶、黑苦荞茶、葛根粉、葛根汁、手工米面、汤沟茶干、土蜂蜜……几百种包装精美的展销品让人目不暇接。

  “最近两年,我们已经开发了6036个可售农特产品。新增电商经营主体500多家,农村电商交易额每年增长幅度都在40%以上。”枞阳县商务局分管农村电商的副局长黄健伸出四根手指说,语音铿锵有力。

  说起枞阳电商的发展,黄健打开了话匣子,2014年以前,枞阳人对电商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网络购物上,唯一一家以电子商务注册登记的公司,直到当年2月才浮出水面,全县没有一个电商的销售额一年能超过百万,农产品上行几乎是零……从1998年中国产生第一笔互联网交易以来,到2015年“双11”单日网上销售额达1229.4亿元人民币,巨额电子商务消费数字背后,是中国消费市场格局的演变。新兴市场的崛起足以说明,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将会超越传统市场模式,而且越来越激烈,谁抓住了电子商务最好的发展机遇,谁就能把握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然而,当时枞阳的电子商务呢?跟周边市县相比,差距不是一丢丢,全市倒数第一!

  说到“倒数第一”这几个字时,黄健明显加重了语气。

  但是,2014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这一年的10月13日,枞阳县第17次县长办公会议召开,会议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全力以赴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第二天,试行方案就迅速下发到各相关部门,这是枞阳县委、县政府积极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到来的重大举措。

  时隔四年之后,2018年11月9日,枞阳和阿里共同举办的“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枞阳站活动,在旗山公园广场盛大开幕。三天时间,新增枞阳大萝卜、枞阳黑猪肉、枞阳荞麦糊、荞麦茶、枞阳土鸡、土鸡蛋、红心咸蛋等特色农产品入驻天猫店,为全国11个生态县中上行品种最多最丰富的县。“双11”当天,枞阳电商交易额突破5000多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70%。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2018年全年,枞阳农村电商交易额完成了26亿元,同比增长45%,销售额10.7亿元,同比增长50%。枞阳电商跨越式发展,速度惊人!

  “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客户最看重的是品牌,”枞阳县商务局局长陆信国说,“过去,枞阳农产品虽然丰富,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牌子。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打造‘小枞’和‘e见枞情’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影响力。我们的设想是争取到2021年底,将枞阳建设成合肥市,包括长三角地区绿色、优质、稳定的域外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目标宏大,未来可期。现在,作为安徽省唯一与阿里合作的“双11生态县”、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先进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枞阳把“电商扶贫”列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六大万千工程之一。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电商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国内各大龙头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高电商服务水平。两百多期“千人农村电商”大培训和电商扶贫培训“春季行动”,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从业人员两万多人次,通过规模电商企业、村级电商服务站、贫困村电商扶贫服务站、农村电商小能人和电商培训带动“五个一批”工程模式,以“一村一店、一户一卡、一品一码”精准化帮扶,构建起了“互联网+精准扶贫”体系。

  让乡村振兴牵手电商,让脱贫致富筑梦“云端”。枞阳电商扶贫直上“云”霄!

  “今天我是如约而至,登上拼多多平台梅开二度充当带货主播,向广大网友推介枞阳当下新鲜上市的时令农产品,把电商助农进行到底,助推枞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同时,也希望大家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优质的产品,享受健康美食。”今年5月7日下午两点,枞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如松在拼多多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时说道。

  直播间里,杨如松现场展示,香气飘溢的枞阳白茶,红红火火的“红衣君” 牌小龙虾,风味独特的汤沟茶干,黄灿灿的油煎土鸡蛋让人垂涎欲滴,网友直呼“看饿了”。

  今年3月10日,为消除疫情对农产品滞销影响,杨如松曾在京东直播带货,帮助不少贫困群众把农产品卖到断货。这次,短短几个小时直播,又收获12300多个订单,平均2秒一单,销售额达52.3万元。     “今年枞阳各类电商主体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业人员12000多人,”陆信国说,“农产品上行规模逐年增长,累计直接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也催生了交通、电讯、物流、公路、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间接带动增收的贫困户就更多了。”

  有人说,电商作为新型业态,是一种新兴高效的网络经济方式,不仅仅是带货,更是带“路”,带出的是一种扶贫新思路。这话在枞阳得到了见证!

  经过6年攻坚,枞阳县已累计减贫3.7万户11.4万人,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数以万计帮扶干部的精心付出,也有3000多家农村电商四处奔忙的身影……

  三

  如果说2014年是枞阳电子商务真正开始起步的元年,陈陶胜就是枞阳电商界的元老;如果说电商扶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出了一条新路,陈陶胜就是这条路上的一骑绝尘。

  2014、2015年陈陶胜办了两件大事,开公司。结婚。这两件大事,都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一个雨天的午后,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床湿漉漉的被褥笼罩着大地。我们就坐在他公司直营店里靠着窗户的一角,边喝茶边聊。眼前的陈陶胜看上去还很年轻,衣着朴实,戴着一副眼镜,但目光坚定,看不出是经历过风霜坎坷的人。

  “我出生在县城附近的一个农村,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从小是被姐姐们带大的……”说起自己的童年,陈陶胜语气有些沉重,贫困的日子,他比同年人理解得深,“上小学的时候,别人吃一块钱一根的雪糕,我只能吃5分钱一袋的酸梅粉。”

  在陈陶胜心里,贫困投下的阴影不只是一块钱和5分钱之间的差距,而是人生起跑线上的巨大反差。

  他说,高中毕业后,他当过两年兵,到深圳打过工,在枞阳菜市场还摆过几年地摊,卖螃蟹。但贫困没有限制他对未来的想象。2014年,接近而立之年的陈陶胜受高人指点,逐渐走上正轨,开公司当起了电商,“白荡里”大闸蟹开始在网上走俏。而这个背后的高人,就是他的妻子方慧娟!

  方慧娟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俩人是高中时的同学。学历悬殊并不妨碍他们内心的理解与相互吸引,妻子方慧娟清秀文静,知性优雅,说话总是面带微笑。陈陶胜截然相反,眼镜背后即使闲着的时候也是眉宇紧锁,走路凌厉带风,带着军人的干练。他一直以当过兵为荣,认为是部队锻造了他刚毅果敢的性格。夫妻俩形成鲜明的对比,刚柔相济,双剑合璧,在电商界摸爬滚打,闯出了一片天地。

  说话间,陈陶胜的手机“咕咕咕——”响了起来。

  门店里声音嘈杂,窗外的雨还在下。前来购卖扶贫产品的人出去一波,又进来一波……

  接完电话回来,陈陶胜重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个贫困村的书记打来的。不晓得从哪里搞到了我的号码,要我帮他们卖货。”他笑笑,“这种情况每天都有。”

  陈陶胜说,扶贫助农,干的是良心活。无论是贫困户还是贫困村,只要找他代销农产品,他从来不会拒绝,即使有困难,也不拒绝。

  年初,藕山镇巢山村的干部打电话找他销售荸荠,荸荠枞阳人叫果子。巢山村的干部说,我们村里不少贫困户种了果子,因为疫情,上万斤果子快烂在地里了。村干部的声音听起来比较着急。他的心情,陈陶胜十分理解。当时枞阳餐饮业全部关闭,菜市场也被严格控制进出,要想正常销售确实不易,除了网络。

  当天,陈陶胜就开车去了巢山村。

  那也是个下雨天,有些寒冷。收割后的田地显得空旷,连庄稼茬子都很少见到,大地仿佛瘦了一圈。一条窄窄的村村通公路在田地和田地之间,池塘和池塘之间,村庄和村庄之间蜿蜒伸展着,行人稀少。

  车子驶入巢山村境内。

  突然,不远的田地里有个半截身影,像被雨水拦腰折断了似的。抵进他才看清,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在一片半分地不到的田里挖果子。有些果子被挖碎了,只剩下一半,她仍然像捡到个宝贝一样,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端详着,用手一点点抠掉上面的泥土,又在衣襟上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才放进了篮子里。

  这半个残缺的果子,在她皴裂的手里竟有这么重的份量!

  他说,我心里一酸,我真的流泪了。那一刻,陈陶胜应该是想到了他的母亲,想到了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姐姐,想到了他经历过的那些贫穷的日子……

  赶到村部时,村民们正在把挖出的果子送来集中过秤。

  村里干部很负责任,一再提醒大家把烂果子捡出来,都是烂的人家怎么卖!村干部说。有些村民还是舍不得扔。陈陶胜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果子地里老奶奶的身影,他不忍心了,拦住村干部说,不用,烂的一起过秤吧。

  运回来的一万多斤果子,公司员工从里面捡出好几百斤烂的,这一笔生意,他不仅一分钱没赚,还净亏几千块。

  爱笑的方慧娟说:“我们亏不了多少钱,但对贫困户来说,也许就能解决大问题。”话不多,却充满了人情味,让人心里瞬间滚烫。

  或许正是这样的人情味,让陈陶胜夫妻俩,让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取得了许多人的信任,也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但起初,贫困户对电商并不理解,他们更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下乡收货时,贫困户说,把我们的农产品弄到哪里去了哦,看不见摸不着的,不会是……后面难听的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贫困户投来的质疑目光,让陈陶胜一度很尴尬,解释也很难解释得清,陈陶胜只好先付一半款子,有时候,干脆把钱提前全部付清。

  信誉就这样一步步建立起来了,贫困户线上销售农产品的劲头也高了。

  现在公司已先后与57家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基地,12个贫困村,20多户贫困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直接带动500多户贫困户增收,为24个贫困户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公司自己300多亩的种养基地,也吸纳了18户贫困户、20多个剩余劳动力就业,另外还有60户贫困户参与基地资产收益保底分红。

  一路走来,创业不易。陈陶胜说,“我有许多恩人”,他永远忘不了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我和他认识一年多,“恩人”是他提得最多的高频词。贫困的日子是什么滋味,他懂,所以他把这种感恩转化成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动力,竭己所能,不遗余力帮助一个个贫困户搭建起电商销售平台,指导他们创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这里面就有山镇白荡村的施祥龙,横埠镇黄山村的黄玉介,会宫镇晓春村的李秀娜……

  陈陶胜也在不断突破自己。去年,他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中国扶贫网等22个网络店铺,销售农产品5050万元,其中扶贫农产品1080万元。今年到10月份,累计销售扶贫农产品就超过了2500万元。

  “今年公司总销售额,小目标是突破一个亿!”他的语气相当自信。如今,他一步一个脚印,正在朝着这个目标靠近。

  成功需要野心,一种为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奋不顾身的野心。

  在枞阳,陈陶胜已经成为一个含义多样的符号: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脱贫贡献奋进奖候选人,安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铜陵市最美双拥人物,退伍军人创业典型,最成功的电商……

  他名下的蟹之都贸易有限公司也收割了不少荣誉——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企业,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企业,安徽省脱贫攻坚劳动竞赛十大工程先锋集体,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盛名之下,陈陶胜说,他有时候也怕,怕自己担负不了这么大的责任。“但我更怕贫困,为了自己,也为了感恩,只能硬着头皮,迎头而上。”

  他相信,电商助力决战决胜,枞阳消除绝对贫困会被人们像收割田里的庄稼那样,不留茬子。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  王建生)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