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时间:2024-11-28 09:55
摘要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紧盯破产案件审理、涉企纠纷解决、执行合同指标等关键环节,着力营造法治化、便利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优不优,市场主体说了算。我市各级法院坚持用好铜商会客厅、政法护企行等平台,常态化接访、走访企业,主动问需于企,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调整优化司法保障措施。制定《关于建立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若干机制的意见》,出台“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推出24项司法服务举措,建立企业司法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积极打造营商“暖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涉企营商环境,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通报一审、二审、执行案件平均审理周期,梳理分析民事、执行类未结案件情况,逐步压实积案清理、类案集中审理、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等工作责任。开通涉企服务“绿色窗口”,规范网上立案程序,推出金融机构诉讼费用缓交制度,坚决杜绝超期审核和增加企业诉累等不合理要求。 为服务市场主体有序退出,我市法院始终坚持企业破产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导向,持续健全完善企业破产审判工作机制。近年来,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了《破产重整案件审理操作规程》《关于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的操作规程》等,并与人社、医保、税务等部门联合建立企业破产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破产管理人考核、培训等工作,鼓励、支持、引导具有重整价值与重整可能的债务人进行重整,有效规范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依法出清“僵尸企业”,激活市场“一江春水”。 为进一步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质效,我市法院还开展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大力推行简化送达、集约送达、合并公告、网上债权人会议等。去年以来,办结破产案件133件,清理企业债务43.3亿元,盘活资产9.6亿元,释放土地400亩,释放厂房19.2万平方米,重新就业324人。 为有效提高涉企案件的执行到位率,我市法院不断健全查人找物的协作联动机制,全面应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不动产数据“点对点”查询工作机制,实现全市法院对被执行人不动产信息的快速查询,助推执行工作高效运行。与中国农业银行铜陵分行合作,在全省率先提供线上“法拍贷”服务,进一步提高司法拍卖的成交率和溢价率。 同时,我市法院推行企业财产处置宽限期和“预处罚”制度,为被执行企业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履行、达成和解创造必要条件。开展“江淮风暴”惠民暖企、地方金融风险攻坚、“徽动执行”等行动,执行完毕率、首执案件终本率、审限内结案率等重点执行质效指标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以来,共执结涉企案件2906件,执行到位金额超2亿元。(郭玮 杨竹青) 来源:铜陵新闻网 作者:
编辑:严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