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铜陵 > 社会民生 > 民生

——“融入式”农业气象服务助农兴农

时间:2024-11-20 10:11
摘要

  广袤的田野上,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宛如一片浩瀚的金色海洋。伫立在普济圩农场二分场稻田间的高标准农田智能气象综合观测站里,一整套气象观测设施作为“气象智慧大脑”,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11月13日10时许,市农业气象科技小院科研助理葛庆婷通过不远处的LED屏实时监测温湿度、风向风速、光合有效辐射等情况,记录分析相关数据,助力农民实现从“望天吃饭”变为“知天而作”。

  今年9月底,市农业气象科技小院在安徽省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在实施“融入式”农业气象服务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过去农民种植靠经验、碰运气,播种、收割都得看老天的‘脸色’。随着我市农业气象科技的发展,气象观测内容越来越丰富,数据也越来越精准,对于农业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葛庆婷不仅是农业气象科技小院的助理,还是普济圩农科所气象站站长,在她看来,强降水、干旱、低温等都会对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标准农田智能气象综合观测站监测的相关气象数据,为农民提供了很大帮助。

  “农业气象科技小院的建立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科技支撑。”葛庆婷反复提及的农业气象科技小院是由市气象局牵头,依托安徽省普济圩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省农业气象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市农业农村局等共同建设,汇集了气象、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才,通过多方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旨在打造“产学研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

  走进农业气象科技小院,偌大的农业气象观测场分外醒目,粉刷一新的木质围栏、平整洁净的地面、重新布局的气象观测设施让这座有着68年历史的农业气象观测场焕发生机。为了更好地服务科技小院,数月前,在市气象局的指导下,普济圩农科所将该观测场更新升级。随着越来越多智慧化气象监测设施的配备,以及铜陵农业气象数字化平台的建成,将不断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助推农业增产增值。

  “近年来,市气象局围绕‘农业+气象’模式,强化需求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通过实时监测、精准预报和农业灾害风险预警等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气象保障。”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正华向记者介绍说,该局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针对水稻、油菜和小麦等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气象需求,制定了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方案。

  下一步,该局将以科技小院运行为契机,围绕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机制、打造一个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区、打通两个信息化平台、推进三个项目落地建设、组建“13+1”专家团队、构建一整套服务体系、打造一个气象品牌等七个方面不断创新为农服务新模式,切实发挥气象科技兴农作用,推动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姜蕊)

来源:铜陵新闻网  作者: 编辑:严静
 
 
   
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