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铜陵 > 社会民生 > 民生

铜陵市计划用2年时间对全市352个行政村的4000余口、1.6万亩左右当家塘进行清淤整治,努力将“水生态”转化为“水经济”“水文化”——

时间:2024-12-02 10:00
摘要

  日前,记者走进义安区顺安镇新湖村六房自然村,只见村里的当家塘清波荡漾,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农家妇人在亲水平台上挥槌洗衣,一条崭新的红色步道环塘而建,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

  “水变清了,环境也变好了,大伙没事时都喜欢沿着池塘边走一走,聊聊天,村里比以前热闹多了。”新湖村党委书记管国文告诉记者,今年11月,该村结合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整治建设和“万村清万塘”行动,投入9万余元,对六房自然村当家塘——柴山塘进行了清淤整治,共清理淤泥1800余立方米,建设了2处亲水平台、125米人行步道,并新建了几处村民休闲点和停车位,池塘焕然一新,成了村民们最爱的“休闲塘”“风景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于2023年率先在义安区开展“万村清万塘”暨常态化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家门口”沟塘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采取当家塘垃圾清理、淤泥疏浚、杂物清除以及岸坡整治等措施,并通过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水系连通与生态修复、景观发掘与打造等,着力解决沟塘淤堵、垃圾漂浮或沉积、水质恶化等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整体品质。去年,义安区共实施当家塘清淤295口、1224.17亩,总清淤土方量达53.7万立方米,带动全区村组集体增收24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元。今年,该区计划清理整治280口、总面积1390亩左右的当家塘,目前已完成150口、850亩。

  池塘清理整治不仅让以前“藏污纳垢”的沟塘逐渐恢复了生态功能,改善了村庄环境,还有力地提升了蓄水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钟鸣镇金龙村的赵家塘由于年久失修,淤泥堆积,引水蓄水功能基本丧失。今年10月,该村结合“万村清万塘”行动对其进行彻底整治,让曾经的一塘死水重新焕发活力。

  “池塘清理了,灌溉用水方便很多,淤泥也成了稻田的肥料,真是一举多得!”金龙村村民殷旭光告诉记者,他在村里流转了300余亩土地用于粮食种植,引水排水直接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随着赵家塘等当家塘的清理完成,池塘干旱能引水、降雨能蓄水,极大方便了他就近用水,对粮食丰产丰收更有信心。

  “清淤后的当家塘塘口库容增加,农业抗旱防洪能力显著增强,水质也更加清澈,通过淤泥还田,农田肥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市美丽办常务副主任翟晓红表示,我市将持续开展农村当家塘清淤整治工作,计划用2年时间对全市352个行政村的4000余口、1.6万亩左右的当家塘进行清淤整治,努力将“水生态”转化为“水经济”“水文化”,持续增加村集体收益,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彰显山水铜韵的“四宜四美”和美乡村贡献力量。(方盼亮 王靖茹)

来源:铜陵新闻网  作者: 编辑:严静
 
 
   
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