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火种,点燃创新发展的引擎;开放春风,吹绿蓬勃繁荣的沃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4年以来,铜官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把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转化成为发展红利。完善更加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督查调度、跟踪问效,推动改革系统集成,形成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建设现代化幸福铜官提供坚强保障。
该区持续深化亩均效益评价2.0升级版专项行动,成功入选全省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2家企业获评制造业亩均效益领跑者称号;狮子山高新区“工业上楼”试点建设入选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立足主城区楼宇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垂直经济带”,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累计入驻平台46家、市场主体近700家,全年实现营收约60亿元、税收约4亿元。狮子山独立工矿区以产兴城、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典型做法获省委改革办专报推荐。纵深推进基层治理,镇办社区架构调整为1镇、4办、7个区直管社区,更加优化基层资源配置;科学设置36个社区服务站,让群众诉求在“家门口”反映、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化解。深化网格化管理,一半以上社区工作者作为专职网格员下沉到小区一线,社区经济工作、行政职能、服务居民事项实现“三分离”。
该区严格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强化系统思维,把准节点进度,调整优化重点领域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调整完善乡镇(办事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精简规范和优化调整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做好“三定”制定、班子配备、挂牌、人员转隶、办公用房调整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等工作。组建3家新部门,调整28家部门机构编制事项,理顺4家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完成涉改部门人员转隶,区委、区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精简,初步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与此同时,该区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国资监管由直接管理向宏观指导转变;打造监督制度体系,强化支持监管,突出企业改革主体地位,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取得实效。梳理注入国有资产,做大国有资产规模。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组织建设,规范董事会建设。区国资委监管的一级企业某集团公司建立董事会;其子公司中,除某担保公司外,其余子企业不设董事会,由某集团公司委派执行董事,聘任总经理,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区国资委参照市国资委《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国有企业董事会职权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依法保障国有企业落实董事会权力,将董事会6项职权(中长期发展决策权、经理层成员选聘权、经理层成员业绩考核权、经理层成员薪酬管理权、职工工资分配管理权、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权)列入企业章程予以保障。国有企业建立《董事会工作规则》,对本单位实际执行予以详细规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此外,该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与沪苏浙等地联建政企园、院企园,开工建设省际嘉铜金属制品产业合作园三期等项目,以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为抓手,深度融入沪苏浙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年沪苏浙在区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0个、增长18.2%,到位资金54亿元、增长39%。与上海某工业区开展省际产业合作样板园区共建,与江苏某经开区合作常态对接,新签约沪苏浙项目25个,新开工沪苏浙项目16个,全年引入沪苏浙区域重点项目和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童关轩)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