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铜陵 > 社会民生 > 社会

近年来,铜陵市坚持“吃干榨尽”,在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同时发力,提高产业和城市废弃物利用水平

时间:2025-02-21 10:03
摘要

  日前,记者走进铜冠建材公司生产区,只见前来装载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的罐车络绎不绝。“别人眼里的废弃物,在我眼里可是好东西。”该公司负责人朱雷介绍,企业生产的新型低碳胶凝材料以钢铁、热电等行业产出的高炉矿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作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破碎、研磨、混合后成为一种粉体材料,可替代传统的硅酸盐水泥用于矿山井下胶结充填。

  “经过测算,同等条件下新型低碳胶凝材料使用量约为硅酸盐水泥用量的60%至70%,可为矿山充填降本约三分之一。”朱雷介绍,过去三年,公司累计销售新型低碳胶凝材料113万吨,协同处置矿山尾矿达到1000万吨,降低碳排放约139万吨。2024年,该做法成功入选联合国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无废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这种“以废治废”的模式是我市推进循环经济的生动缩影。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变废为宝的生态转化中,诞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产品。行走在枞阳经开区的铜陵万华禾香板业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秸秆香味。机器“吃”进农作物秸秆,“吐”出来环保生态板材,通过技术处理将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环保、增收“双赢”。

  “我们以稻麦秸秆、枝丫等农林剩余为原材料制造环保生态板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禾香板市场火热,公司给多家知名家具品牌供货,禾香板年产量30万立方米,消耗秸秆等农林废弃物40余万吨,年产值5亿元。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枞阳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0多万亩,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70万吨左右。枞阳县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这种秸秆板材制作地板,既能节省大量木材,又可以降低因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

  从“捡回来”的资源回收,到“造出来”的资源利用,再到“引进来”的产业升级,产业发展的华丽转身,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市坚持“吃干榨尽”,在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同时发力,让固废变“金”、余热变“能”、秸秆变“板”、垃圾变“宝”,提高产业和城市废弃物利用水平,推动实现“变废为宝”。

  既有方向,又有方法。我市成立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实施铜阳极泥综合利用、有色二次资源回收、矿山新型充填胶凝材料生产等项目,开发出纸面石膏板、水泥缓凝剂、蒸压加气砼砌块等产品,构建“回收-处理-再利用”循环链条,工业固废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比例达100%。同时,全面推进钢铁、冶炼、水泥、焦炭、化工等行业余热利用,实施铜冶炼烟气余热利用、金隆铜业余热发电等项目,全市余热、余压、余气“三余”发电装机容量达48万千瓦,占工业用电量的22.5%,每年为企业增加效益12亿元以上。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统筹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中的铜陵的不懈追求。未来的铜都大地,循环经济花开更艳。(记者 朱敏)

来源:铜陵新闻网  作者: 编辑:严静
 
 
   
中安在线铜陵频道|铜陵新闻|铜陵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