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人社局坚决贯彻落实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大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多元化就业渠道,加强失业人员、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优化企业用工服务,帮助重点群体实现“家门口”高质量稳定就业。
拓宽就业渠道 线上线下“送岗”
义安区人社局于2018年已建成集智能化、现代化、专业化为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二、周三、周六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求职者与招工企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打通求职就业渠道,助力双方在家门口实现“双向奔赴”。截至目前,已有超过961家企业注册,提供就业岗位9872个,年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50余场,已帮助4500余名劳动者就业。
除了人力资源市场线上线下招聘会以外,义安区人社局会在返乡人员回流高峰期、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集中开展户外招聘活动。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铜陵市义安区“三月三”传统文化节现场,义安区人社局将传统文化活动与招聘活动有机结合,在活动现场设置招聘展位,连续十天不间断开展招聘活动,累计组织企业43家,提供岗位198个,总用工需求863人,活动期间达成就业意向478人次。
“我是来参加三月三庙会的,看到这里还有企业招聘,都是经开区的大企业,岗位也很多,待遇也合适,刚刚填了张表,现在回家等消息。”在义安区“三月三”传统文化节现场,钟鸣镇钟仓村村民王春凤说道。
义安区人社积极打造以社区快聘为支撑的“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推行“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一方面邀请区内企业应注尽注册,拓宽招聘渠道、范围和岗位,一方面扩大宣传让辖区居民积极注册,让劳动者在手机上就能享受到线上岗位匹配的精准服务,企业也可以联系到附近有求职意向的求职者,确保辖区内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家门口捧好“金饭碗”,截至目前,通过“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累计为近万人找到了工作。
探索企业用工对接精准“模式”
为了保障区内企业用工,义安区人社局积极探索,结合区情实际和企业需求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针对辖区地域广、村落多、许多有就业需求的农民工无法及时前往区人力资源市场参加招聘会的实际情况,义安区创新招聘方式,开展“点对点”专项行动,在返乡人员回流高峰期,组织乡镇基层就业平台提前摸排返乡农民工的求职需求,选择一批符合就业能力和意向的工作岗位和企业,将招聘活动举办到村委会、家门口,把就业岗位送到村民手中,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自2020年以来,义安区人社局已连续4年开展该项工作,帮助和引导近千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我这些年一直在江阴打工,是做喷漆的,这个行业虽然也挺赚钱的,但是很伤身体,这两年家里老母亲身体也不好,想着能不能回来找点事干。这次过年回家,刚好看到人社局在村里开展招聘会,我就来看看,目前有两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挺合适的,留了联系方式,后面再进一步联系吧。”钟鸣镇马中村的王海军说道。
对于高校毕业这一重点群体,义安区人社局也十分重视,持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前往江南大学、无锡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学院等省内外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双选会,与高校签订“校企”“校地”对接协议,持续为区内企业输血,解决部分企业缺少高校毕业的难题。近两年来,累计组织150余家企业前往10余所高校,收到高校毕业生求职简历近千份。
“今年我们已经跟人社局去了好几次校招了,江苏、合肥、芜湖都去了。我们单位是做电路板的,需要一些电子信息类的专业人才,每次都能物色到几个优秀的毕业生,目前已经有两名高校毕业生与我们签约了。”义安经开区一家企业的人事专员说道。
强化就业帮扶 兜牢民生“底线”
一直以来,帮助困难群众就业,是关系群众冷暖、民生底线的头等大事。义安区人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优先帮扶理念,进一步提高就业援助精准性、实效性,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义安区人社局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制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计划,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帮助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服务。重点针对尚未就业的援助对象,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已上岗就业的援助对象,协调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帮助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
义安区人社局持续做好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就业帮扶政策的宣传工作,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在区政府网站、招聘会现场、企业QQ群微信群、各种宣传公告栏以及发布帮扶政策,发放宣传单页、悬挂宣传条幅。通过一系列宣传手段将各项帮扶政策普及到该区居民。针对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对象,精准推送帮扶政策,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时享受帮扶政策,发挥就业援助兜底帮扶作用。近年来,每年为500余名灵活就业的就业援助对象发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减轻就业援助对象的生活压力;每年将200余名就业援助对象安置到公益岗位,一方面解决了就业援助对象就业难的痛点,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企业缺工的难题。
“下一步,我们还要持续发力,一方面要深入摸排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大数据筛查、上门走访等方法,把就业帮扶政策精准推送给不知晓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开展就业援助认定实施就业帮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让就业困难人员掌握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安心就业。”义安区人社局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说道。(通讯员 程贤松 张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