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安徽博芯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在义安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这是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贤汉在义安区投资的第6个项目。
自2018年引入安徽富乐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始,6年的时间里,贺贤汉选择在义安区接二连三落地项目。这已然成为义安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2023年,义安区全年上报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92个,全市排名第一,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0个)的115%,同比增长21%;上报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2个,全市排名第一,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同比增长36%;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率70.7%,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纳统率70.7%,均超过年度目标任务。
近悦远来,这些年义安做对了什么?
强招引育产业企业落户“雨后春笋”
近日,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给“老朋友”义安区带了一件“新礼物”——嘉铜产业园二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记者在该项目建设现场看到,项目14栋厂房已经建成,墙体外立面装修已经粉刷完毕,工人们正铆足干劲进行着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辅助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承接长三角地区50至60家企业入驻。
嘉铜合创金属制品产业园位于义安经开区,主要承接长三角地区机械设备、紧固件、金属制品制造为主的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
“算上二期已签订投资协议的14家企业,园区入驻企业将达到40家。”该产业园有关负责人程泽伟介绍说,“如今,义安一系列的招引政策和措施,让我们的投资信心越来越足。”
被丰沃的产业土壤所吸引的还有安徽鑫铜新材料有限公司。
今年,安徽鑫铜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低氧铜杆、无氧铜杆项目。目前,该项目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以及外立面的装修,部分生产设备也已进场,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中,预计12月初正式投产。
“对于我们生产铜产品的企业来说,义安区吸引力十足。”安徽鑫铜新材料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缪中城表示,从企业布局的选择来看,铜陵不仅拥有完整的铜产业链,同时义安区乃至铜陵市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畅通的物流通道优势,高速公路、港口码头、过江通道、高铁站一应俱全,企业在义安区布局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招商引资,始终是经济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是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义安区重点围绕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和全市六大重点产业链,结合义安区产业发展实际,组建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八个产业链招商局,同时各乡镇(办事处)自主组建九个驻外招商分局,分别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建立了“链长负责+部门联动+驻外招商+载体承接”的产业链招商模式,形成“顶格谋划、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工作格局。
同时,义安区大力开展“一把手”外出招商,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大班子领导轮番带队上阵。坚持“出门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理念,打破分工界限,综合运用驻外招商、以商招商、“园中园”招商、基金招商、存量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项目招引活动,搜集项目投资信息,提高在谈项目储备。2023年,全区上下累计开展各类访商邀商活动2275批次,分赴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拜访企业客商、推介投资环境,精准对接宁松核电、严格集团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累计对接项目线索560余条。
今年1—9月份,全区累计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3个,总投资197.17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3个。
扩投资 壮平台项目建设“日新月异”
铜陵德凯能源是一家专业生产润滑油、润滑脂的企业,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
近期,该公司负责人邢毅力有点忙。企业刚刚投产,订单一个接着一个,让他不得不待在车间里时刻盯着生产进度。
“才投产3个月,公司产值就已实现4000多万元。”邢毅力介绍,目前车间内有很多设备还在调试中,等设备全部上线,产值还要翻一番。
在安徽盛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研究与产业化项目现场,同样是一番火热的建设场景。只见项目各个主体建筑已经完工,厂房室内、室外也已装修完毕,公司控制器生产线开始生产,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忙着对其他新进的生产设备进行着调试。
“从今年5月份开建,到现在试生产。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各单位的紧密配合,也得益于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该项目负责人白江涛向记者介绍,盛控新能源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力等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目前项目正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可全面达产。届时可年产电机电源40万套,控制器动力总成10万套。
重点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在义安区,一个个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1至8月份义安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亿元,开工项目58个,竣工项目39个,分别占年度目标的50%、89.2%、105.4%。
为提速项目建设,义安区始终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常态化开展“亲清有约”助企服务日和“周六项目日”活动,创新打造“项目管家”平台,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五项工作机制,闭环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直至投产运营。2023年,全区累计召开13次项目预审会、11次项目专题会,高效推动项目转化落地,其中江玺等65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转化率70.7%,绿桐科技等58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纳统,新开工项目纳统率70.7%。
此外,义安区对标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全面提升工业项目审批提速的可行路径,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多评合一压前置、并联审批缩时限、代办中心提效率、承诺开工加速度、联席会议解难题”。严格实行“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对拟签约的意向项目和拟新开工的重大项目,靠前梳理需要的土地、环境容量、能耗等建设指标以及各项前期手续,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优服务 强保障企业发展“无忧无虑”
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获得感”是重要的着力点。
如何提升企业获得感?
——每一件诉求都能得到有效回应
铜陵皖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普通纸管、抛光纸管、平包树脂挤压管的企业。在今年的一次降雨期间,该公司租用的厂房因年久失修大面积漏雨,生产被迫中止,同时也造成各类纸管、原纸等材料损失10多万元。
“当时的订单很多,生产不能停太久,公司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只好向区里寻求帮助。”铜陵皖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良博告诉记者,了解情况后,义安区、义安经开区等相关单位共同协调,及时对公司的租用厂房进行了维修,并减免了公司三个月房租。
与张良博感受相同的还有铜陵海铜新材料公司总经理李安云。该公司主要从事铜杆及黄铜线材生产,2022年5月开工建设,去年3月份正式生产。
“项目从建设到试生产,可谓一波三折,多亏了义安经开区全程贴心服务,才让许多具体问题逐一快速化解。”李安云表示,为保障企业顺利生产,义安经开区管委会积极对接银行,帮助企业贷款一千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问题;去年春节,义安区政府还出面协调燃气公司,加班加点打通管道,为企业提速生产提供了保障。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近年来,义安区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融入服务企业全链条,着力打造“企业来了不想走、投了还想投”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义安区工业“重镇”东联镇,这里成立了铜陵市首个乡镇“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每月8日、18日,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驻企办公听诉求、访实情,每月28日再回访企业、听取企业负责人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评价,变“企业上门求助”为“干部上门服务”。该镇还建立了入企听诉求、联企掌实情、稳企提信心、助企成项目的“四企服务·赋能发展”机制,打造服务企业的“闭环”。
营商环境是一个“大课题”,但究其核心,还是久久为功的服务。
为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义安区落实“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推深做实领导干部联企包保机制,全周期包保联系服务265家企业、25个重点项目。全区同频共振,366位干部100%联系服务7099户中小微企业,织密企业服务网格。推深做实“周六项目日”“重点工作双周调度会”等制度,搭建产业链企业家座谈会、政企恳谈会等平台,“顶格”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收集跨部门共性问题、跨层级重难点问题、企业高频反映问题,力争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同时,义安区还坚持靶向施策,优化制度机制,探索“四诉四办”工作法,推深做实企业诉求“挂号制”,以“有解思维”推动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开展企业诉求收集前置、服务前送、监督前移专项行动,归集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及为企服务分线、乡镇为企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窗口等涉企诉求,建立集“线下走访问诉、线上平台收诉、网端热线听诉”于一体的企业诉求多线并联“挂号”机制,推行一“口”受理区级分办工作机制,实施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收诉快办、跟诉督办,实现企业诉求收集、反映、交办、办结“一扇门进出、全流程协调、全链条解决”。
今年以来,义安区已开展“亲清有约”活动36场,省平台收办涉企问题507件,办结率100%,高质量保障项目建设外部环境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万伦/文 梅建广/图)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