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在铜陵南门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块姜田里,采用“洞穴”种植技术种植的生姜郁郁葱葱,数名村民正拿着锄头,娴熟地“刮”去表层泥土上的野草。
“这几天天气晴好,合作社正组织工人进行除草作业。为避开高温,我们早上四五点钟就到这里了。”南门姜业负责人章文俊介绍道,采用“洞穴”种植、土壤熏蒸消毒等技术,并施用农家肥,这些使土壤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为生姜高产打下了基础。
“洞穴”种植技术即在土地里钻洞,为生姜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具有耐旱耐涝、利于生姜生长等优点。土壤熏蒸消毒技术即使用化学或生物药剂,用薄膜覆盖土地,在相对密封的条件下,利用药剂释放的气体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
“相比于传统的开沟种植,‘洞穴’种植技术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增加了生姜种植的密度,让同样一块田能够有更多的产出。”章文俊说,“今年种植了一百多亩生姜,按照目前的管理方法和长势,今年每亩能增产数百斤。”
在天门镇的另一处——阿朵白姜种植基地里,青翠的姜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十来位村民挥动着锄头为生姜培土。
阿朵白姜负责人江梅朵说道:“阿朵白姜一直采用高垄高畦等传统种植方法,前期已经进行过小培土、除草和施肥等,今天是第二次小培土。”她介绍,培土有利于生姜的抽苗、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对于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区、镇里的农业专家及时通知,必要时也来到现场进行讲解和指导。
天门镇农业综合站站长李云龙说:“因为前段时间雨水较多,需要畅通排水系统、勤加清沟沥水;第二点是及时培土追肥,保障土壤的通透性和根系的正常生长,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据了解,天门镇2025年种植铜陵白姜面积达5500亩,较2024年新增400亩。(通讯员 盛诚俊 吴彬儿)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