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天门山文化公园
护栏上的《望天门山》
芜湖历史悠久,人文气息厚重,诗仙李白曾多次到芜湖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天门山就去了数次,至今其七绝《望天门山》依然是海内外中华文化爱好者的心头爱。获悉天门山文化公园改造后备受游客欢迎,5月19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游客络绎不绝,外地游客专程自驾赶来体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也因公园条件改善得以开展。
改造后的天门山文化公园变化很大。记者走进公园后看到,山脚下不再有杂草与垃圾,取而代之的是柔软整齐的草坪。江滩上,一大片整齐的水杉林已种下。
除了草坪、水杉林外,绿化修复中的山下园区植物组团、疏林等均已搭配种植,以满足公园天门山四季常绿、四季有景的规划设计。天门山文化公园施工方项目负责人杨鹏介绍,随着山下绿色景观的修复,游客登山后视觉效果更好。
登山中,改造后的成果同样让记者和游客赞同:既有古树并没有因为改造施工受影响,整个山体保留了山林大树,山体上的一些杂树杂草得以清理,绿植缺失处得以补种。最让游客点赞的是,登山步道得到了彻底改建,登山护栏与台阶全部更新,每段护栏上均有唐宋等朝代诗人关于天门山的作品,其中就包括李白的《望天门山》等。
杨鹏告诉记者,作为此次改造工程的重要内容,登山步道护栏与台阶施工建造不易,“为了更安全、美观,我们用了天然石材,全山大概用了600片花岗岩护栏材料,每片约600公斤,台阶用了大约6000块花岗岩石块,由于吊机只能将这些石材吊运到山体驿站附近,剩下的只能靠人工搬运”。
记者一路攀登发现,山腰还在原公厕旧址上新建了驿站。该驿站以中式风格融入山林自然环境中,作为登山游客休憩之地,内有公厕,外有观景平台。
记者记得,以往到了山腰后,再往山顶攀登时,只有游人踏出的土路,不便行走。现在的步道可直达山顶,山顶上也有观景平台,可以更好的视角欣赏浩荡长江的壮阔景象。观景平台上有海拔82.2米的记录。记者还发现,2019年8月29日,220千伏皖中长江大跨越南塔成功爆破后留下的基坑也被设计成一处景观,游客在此既可欣赏芜湖古十景“天门烟浪”,也可欣赏王安石关于天门山的名作《古意》。为了便于游客登山、下山,此次改造后的步道以环状铺设于山体。杨鹏介绍,天门山文化公园周边古街改造将会有步骤推进,将进一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记者 吴敏 文 许诚 摄)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