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芜湖频道|芜湖新闻|芜湖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芜湖 > 书记报道集

今天,市委书记单向前与20万在校大学生线上线下交流——

听紫云英花开的声音 与芜湖发展同频共振

时间:2021-09-29 08:48
摘要

  紫云英花开,芜湖等你来!

  9月29日下午3点,在芜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第三天,市委书记单向前将以讲授“新学期公开课”形式,与20万在校大学生展开线上线下交流。这堂公开课,也正式拉开芜湖“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活动的序幕。

  为什么市委书记要给大学生“上课”?为什么又发生在芜湖?活动背后,其实有着重大的现实考量和深刻的逻辑关系。

  人口之“虑”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最终取决因素是什么?是人口与人才。人丁兴旺,是城市气场;人才勃兴,是城市品质和未来。

  人口,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芜湖这座城市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根据今年5月份公布的“七普”数据,芜湖常住人口是364.4万人,低于户籍人口数,但比“六普”增加了9.94万人。

  坊间对芜湖人口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这样的人口增幅,不足以支撑一座城市进一步提升经济规模和能级品质,迫切需要“爆发式”增长;也有声音认为,处于杭州、南京、合肥三座省会城市的“夹缝”中,能在强势的“虹吸效应”下基本“自保”,芜湖确实不容易,已经做得不错。

  无论如何,对于一座不甘“城”后、充满壮志豪情的城市而言,人口的问题必须直面,人才的短板必须补上!

  城市决策层显然认识到了这一点。9月24日,市委书记单向前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在“过去五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内容中,明确指出了人口和人才的弊端——

  “城市创新人才集聚还不多,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紧缺。”

  再往前追溯,在今年2月20日芜湖“新春第一会”——全市“双招双引”动员大会上,单向前讲话时更着重提到了人的因素——

  “要破除见物不见人、重物不重人的观念,拿出更大的财力、精力,花在人才上面。”

  可以说,全市自上而下已形成共识:芜湖要发展,必须把人才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必须在招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上下更大气力、花更多功夫,以一支支稳定且持续壮大的人才队伍,为城市建设赋能。

  发展之“切”

  思想统一了,战略确立了,剩下的就是执行力问题。

  盘点2021年芜湖施行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正在做的一件件增底气提士气的事情,不难发现,很多都和人才引育息息相关。

  新年之初,芜湖将“双招双引”确立为全市今年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招才引智”被赋予了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次会上提出了“紫云英人才计划”,期望通过该计划,把人才的招引、培养、服务、激励、保障,整合成系统性的政策和计划,“用政府的力量来起到一个猎头公司的作用”。

  从3月27日开始,芜湖每周一期连续举办了23场“畅聊早餐会”。市委书记、市长陪企业家和社会有关人士吃早餐、话发展,营造的是尊重人才的氛围。据不完全统计,23场早餐会上提出的关于人才招引的建议有80多项。方特、奇瑞新能源、钻石飞机、三只松鼠……这些企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期盼!“感谢你们!欢迎你们!”早餐会上,书记市长经常对企业家这样说。

  7月31日,芜湖市组建了全省第一个人才发展集团。该集团作为城市“HR”和人才“总服务商”,其主要作用就是为来芜工作人才提供招引、评价、培训等“一站式”集成化服务,推动用市场化手段配置人才资源。

  人才发展集团成立不久,“紫云英人才计划”重磅推出。根据该计划,“十四五”期间,芜湖启动“3113”人才工程,即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00个、领军人才1000名、高端人才10000名,累计引进30万名大学生,把芜湖建设成为区域人才集聚地。支撑“紫云英人才计划”实施,是几十亿元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投入!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强调,“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8月12日,芜湖市召开人民城市建设推进大会。

  这是芜湖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大会。实际上,也是聚焦人的所思所盼所感所为的大会!

  单向前在会上说,推进人民城市建设,就是要补短板、强弱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更多公共服务惠及人民,把更多公共空间留给人民,把更多善意和温暖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每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个多月后的市党代会报告中,有一句更精彩的表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呈现一幅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幸福画卷!

  根据人民城市建设推进大会的会议精神,市政府携各有关部门在充分调研民意民声的基础上,形成了“1+N”工作方案并强力推动。

  变化,往往就在身边发生;幸福,往往可以触手可及。

  仅仅几个月时间,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市书房建起来了,神山公园跑道换新了,赤铸山路及时通车了,轻轨可以试乘了,“双减”工作落实落细,“楼市新政”及时出台……

  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理念做主导,如果没有把善待人、尊重人、关怀人当作“最终目标”来努力,很多事情就不一定会这样呈现。

  未来之“望”

  根据“紫云英人才计划”中“3113”人才工程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芜湖引入30万名大学生,这便意味着每年要招引6万名大学生,城市总人口将至少接近400万人。

  这个目标和“十四五”城市经济总量迈入全国50强,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是一脉相承并相辅相成的。

  有专家指出,青年人无论是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维持城市活力最重要的元素。他们不仅能创造大量社会财富,而且能带动城市消费,促进城市繁荣。

  吸引人、留住人,不能仅仅停留在计划和方案上。需要城市以实际行动,敞开胸怀从“五湖四海”招引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家、技术专家、工匠等各类人才,用最大的诚意和努力,让年轻人相信选择充满活力的芜湖,是极其正确的明智决定。

  同时,要把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结合起来,保证引进人才有工作平台,有较好收入;要把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配套政策与人才引进同步推进,让每位人才享受良好的市民待遇,在城市可以尽情放逐梦想,尽享天伦之乐。

  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来到芜湖工作或在芜湖求学的人,他们已经在城市证明了自身价值,有着强烈意愿做城市前进的润滑剂。只要投入更多政策、情感、心思,诚心诚意邀请他们留下来,芜湖就一定可以利用好十余所高校、数十万大学生的优势,不断夯实发展的人才之基,推动更多人把个体发展与城市进步结合起来,一起创造人生之远大价值理想,实现城市之无限精彩可能!

  9月29日,市委书记的“公开课”,值得我们认真聆听!

来源:芜湖日报   作者:张申尚 编辑:冯一嘉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芜湖频道|芜湖新闻|芜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