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芜湖频道|芜湖新闻|芜湖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芜湖 > 社会民生

芜湖气象现代化体系逐步建立

时间:2021-08-24 09:01
摘要

  现代化的气象观测场

  “明天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是现代人每天必关注的重要信息。每天及时、准确发布天气动态,是芜湖气象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芜湖国家气象观测站被世界气象组织认证为“世界百年气象站”,新中国成立后几经变迁,艰难中稳步发展,从人工测报到自动化测报,从纸质化分析到无纸化办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通信手段的进步,曾经的气象发报员、填图员等工种逐渐消失,新形势下又诞生了很多新的岗位。

  人工观测分析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芜湖气象站始建于1952年1月,位于芜湖市下长街38号。同年5月1日,搬迁至芜湖市六度巷86号。1953年2月,迁址到芜湖市杨家巷67号。1954年4月,迁址到芜湖市张家山西4号,在此待了半个世纪。随着城市的建设,张家山处已不能满足气象观测的条件,2005年12月,气象局又迁到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目前,芜湖市气象局观测场位于大阳垾湿地公园。

  1952年,芜湖气象站每天进行02、08、14、20时4次定时观测,05、11、17时3次补充观测。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湿度、降水、日照、蒸发、天气现象、云、能见度、冻土、雪压、地温。1986年1日1日改为国家一般气象站后,每天进行08、14、20时3次观测。

  周先春是高级工程师,也是气象台里的“老人”了,上世纪80年代末进入气象部门。那时的气象监测和预报手段很有限,都是人工操作。

  “下了多少雨、气温多少、风力多大都必须到现场查看,然后抄写下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下雪,每天固定时间点必须到现场。”周先春回忆说。

  气象观测站站长张丽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气象部门,她也有同样的回忆。下暴雨时雨量筒装不下了,观测员必须及时更换雨量筒,然后将雨量筒内的水倒入有刻度的容器中进行读取。

  据介绍,观测员将当地各项天气要素数据记录后,有专门人员把记录编成数字编码的电报,一般是五个数码一组,各数码代表一定的内容,如地面天气、高空风等。气象电报编制完成后,通过电话发给邮电局,再通过邮电局发往武汉。

  “全国有几个分中心,最后都汇总到北京,这样才能绘制一张完整的全国天气形势图。”周先春说。整个过程非常耗时,人工操作任务繁重。当然,这还没有结束。气象人员还要通过广播接收中央发往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然后由专门填图人员进行手工绘制填写。最后由气象预报员根据绘制的图进行人工分析,制作生成本地的天气预报。

  “有观测员、编报发报员、人工填图人员,最后预报员才能分析,一般上午8点前发报到10点半、11点左右才能出天气预报,过程非常长,工作量很大。这样的流程一天至少三次。”

  气象信息网络逐渐建立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发展,人工测报时代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结束。1989年,芜湖市气象局实现计算机自动填制天气图。1992年,通过计算机拨号方式直接获取天气实况资料。1994年,建成以NET-WARE3.11为操作系统的局域网,实现了资料共享。1999年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投入应用,实现天气分析无纸化。2000年建成视频会商系统,实现远程天气会商的可视化。2005年开始使用OSSMO地面测报软件。

  “我是2004年来到市气象局工作,那时科技手段通信网络已经比较发达,但仍有很多不足,综合性的探测系统在逐步建立。”气象预报员、高级工程师付伟说。他记得刚开始全省只有合肥、阜阳安装了多普勒雷达,而现在省内黄山、安庆、铜陵都已安装。他刚刚工作时,芜湖没有区域化自动观测站,相当于全市只有市区、各个县有气象台,监测预报的范围有限。2006年1月,芜湖正式启用自动气象观测站,2008年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0多个气象自动监测点。

  “现在我们所有的观测都是自动化,每分钟生成一次数据,自动发到后台电脑终端。来自全国、全世界的气象资料也都通过互联网共享。”付伟说。2005年7月芜湖市建成防洪减灾预警预报系统,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警信息。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装备保障部等新的岗位应运而生。

  “我们的气象服务越来越精细化、精准化,预报产品更丰富,专业服务性更强,不论是对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还是对政府、企业等部门的服务,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深。气象现代化体系正逐步建立起来,迎来高质量发展时代。”市气象局相关人员说。

  (图片由气象部门提供)

来源:芜湖新闻网   作者:李贾 编辑:冯一嘉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芜湖频道|芜湖新闻|芜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