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菜市场选购时令蔬菜。
蚕豆。
板蓝根青菜。
苋菜。
春笋。
气温回暖,各式“春味”也纷纷上线。近日,记者走访市区菜市场和超市发现,春笋、蚕豆、荠菜等时令“春菜”纷纷扎堆亮相,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时令蔬菜齐亮相
上午8点半,宣城中心菜市场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刚踏入蔬菜销售区域,记者的视线瞬间被一排排摆放在“C位”的“春菜”牢牢抓住。冬日里少见的春笋、蚕豆、蕨菜纷纷“抢鲜”登场,散发着独有的清新香气。尽管春笋较其他蔬菜相比价格更高,但依旧挡不住市民尝鲜的热情。正在挑春笋的市民孙大哥笑着说:“昨天买了把笋子炒着吃,那味道真是鲜美,今天再来买点。”
穿梭在菜市场,惊喜不断。一位摊主热情地吆喝着自家种植的红菜薹,“我妹妹自己种的,4元一把。口感嫩得很,保证您吃了还想来买!”在她旁边,另一位老奶奶也正细心打理着自己挖的野生荠菜,“现在正是吃荠菜的时候,纯天然无污染。我帮你摘好了,买回家直接就能烧,包饺子、做汤可香啦。”奶奶边说边将一把鲜嫩的荠菜递给前来询问的顾客。
不过,在这热闹的春菜“派对”中,春日“头牌”香椿却略显低调,仅有2家摊位有售。它的价格也颇为“吸睛”,大约15元一两,令不少顾客望而却步。摊主黄春红边整理香椿边解释:“现在卖的香椿都是外地运来的,冷链运输成本高,所以价格贵些。但这小小一把就能炒出一盘香椿炒蛋,这可是春天独有的味道。”
黄春红告诉记者,由于去年冬季气候温暖,今年春菜上市时间比往年略有提前。“最近苋菜、韭菜、水芹这些绿叶菜卖得特别好,价格较去年同期有一点上涨。但时令菜价格波动大,一天一个价。等天气再暖和些,更多露天种植的春菜品种就会陆续上市,价格也会更实惠。”
春菜之中添“新贵”
这股盎然的春意也蔓延到了商超。在市区大润发超市,记者发现十几款“春菜”陆续上架。除了春笋、蚕豆、芦笋等,马兰头、枸杞头、豌豆尖这些小众品类也一同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为市民的菜篮子增添了不少春日色彩。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商超平台还上架了一款新奇的蔬菜品种——“板蓝根青菜”。记者了解到,这款“板蓝根青菜”学名又叫菘蓝油菜苔,产自云南楚雄,半斤左右售价近14元。这款蔬菜独特的名字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围观,大家纷纷拿起包装仔细查看。
“以前只晓得板蓝根是药材,这还能当菜吃?看着挺新鲜,价格也还行,买回去试试。”市民王先生一边挑选一边说道。
据大润发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板蓝根青菜”是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出的新型蔬菜,由菘蓝(板蓝根)和甘蓝型油菜杂交而成。与普通油菜相比,它的营养成分更全面,口感没有板蓝根的苦涩,反而有着类似菜薹的脆甜,且对烹饪手法要求不高,清炒或涮煮皆可,不容易煮老,因此一经上市就颇受市民青睐。
“尝春”也有小窍门
在尽情享受“春菜”美味的同时,也有一些食用小知识需要牢记。宣城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中级营养师李芳提醒市民,部分春季蔬菜在食用前需要进行焯水处理。像香椿、菠菜等蔬菜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不仅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还可能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而焯水这一简单的步骤,就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草酸,降低其含量。经过焯水后的春菜,口感会更加鲜嫩,也更利于人体健康。在焯水时,只需将水烧开,把菜放入锅中,根据蔬菜的种类和数量,焯水1—3分钟即可。
此外,不同的春季蔬菜在烹饪方式上也各有讲究,比如春笋适合搭配肉类炖汤,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其鲜美;蚕豆可以直接清炒,保留原汁原味。掌握这些小技巧,能让市民在品尝春季蔬菜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美味与健康。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