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博物馆。
9月4日,中国文房四宝现代产业学院在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安徽省教育厅批复的第一批产业学院。
宣城,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正铺展“宣纸上的山水画卷”,持续挖掘文房四宝文化内涵。
2024年1月,泾县开展了72项“来泾县过大年”文化活动;6月,旌德宣砚小镇迎来研学热;7月,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和我市合作,举办一带一路“中文+职业技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房四宝”专题培训;8月,中国宣纸小镇举办“风华盛典”……凸显文房四宝鲜明特色的各类文化活动,逐渐“活起来”“潮起来”……
目前,全市有文房四宝生产企业359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文房四宝产业人员3万多人,年营业收入约18亿元。
古韵新生正青春,文房四宝焕活力。
让“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宣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安徽一张靓丽的地域文化名片,也是宣城的“金字招牌”。
宣纸发展,牵动着省委、省政府关切的目光。
8月9日,省委书记梁言顺赴我市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并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泾县宣纸博物馆,梁言顺观看宣纸制作工艺,现场体验宣纸制作,详细了解宣纸文化。他说,一张薄薄的宣纸,历经上百道制作工序,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要加强非遗技艺传承和品牌保护,不断赋予其新的表现形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开展研学游、非遗游等活动,推出更多文创产品和业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魅力、绽放新光彩。
聚焦省委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近年来我市全力打好“宣纸牌”,增强“王牌”实力,全力推动宣纸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去年,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出台《关于做大做强宣纸产业 推动宣纸传承保护发展支持举措》的政策,要求力争5年主产区产业规模达75亿元,整体规模突破100亿元,帮助宣城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宣纸产品生产输出基地。
市委书记李中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赴实地调研,研究宣纸产业发展路径。李中强调,全市上下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发展文房四宝产业工作要求,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全局和宣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来加快推动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进一步擦亮“中国文房四宝之城”金字招牌。
市长何淳宽多次调研宣纸书画纸产业发展工作。他指出,要高品质建设宣纸小镇、宣砚小镇,推进文房四宝相关特色小镇、博物馆建设,加大文房四宝文创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增强识别度和知名度。
目标定位明确,发力精准高效。
我市建立了市级牵头抓推进、县级具体抓落实工作机制,成立做大做强宣纸产业工作专班,定期进行调度,研究解决重难点事项。
为了让“金字招牌”更闪亮,我市编制了《宣城市文房四宝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文房四宝产业发展整体谋划,确立宣纸产业“力争3年上市,5年营业收入达50亿”发展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宣城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等政策文件,从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扶持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争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中国宣纸股份公司、绩溪胡开文墨厂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宣砚、明德折扇等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旌德县宣砚小镇、泾县宣纸小镇跻身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行列。
让非遗尽显风华时尚
这个夏天,最火的夜市是2024中国宣纸小镇文化周里的“风华盛典”。
刘宇是国内新生代唱跳歌手,也是土生土长的“泾县娃”。暑假,来自各地的数千名年轻人跟随他的脚步,身着汉服,手拿宣纸、宣笔,来宣纸文化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共享文房四宝“奇妙夜”。
“宣纸文化园附近人山人海,有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也有特意赶来的摄影师、化妆师,随之爆火的还有民宿、酒店,不提前1个月根本订不到。”从福建特意来泾县一睹宣纸芳颜的“00后”林嘉怡这样形容当时的盛况。
风华盛典,让宣纸“热辣滚烫”。
暑假期间,逐一打开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B站,宣纸制作技艺短视频、宣纸产品“小黄车”、文房四宝旅游攻略遍布各类自媒体号,游客们被成功“安利”,成为文房四宝的新观众、新买家。
“风华盛典”将非遗元素植入景区,通过“非遗+景区”的融合发展形式,为非遗技艺搭建宣传展示平台,让非遗项目与旅游“牵手”,成为我市文房四宝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今年,我市抢抓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机遇,不断加快文房四宝产业向研学旅游、展览展会等方向发展,通过“非遗+产业”“非遗+旅游”等形式让文房四宝持续“出圈”,力推非遗融入时代、融入文创、融入旅游。
宣纸文化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23年接待游客25.8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宣砚文化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中国国家画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学基地,2023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研学收入突破800万元。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9月4日,中国文房四宝现代产业学院在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又是我市“非遗+人才”融合发展,推动传承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方面,该学院将开设相关专业,打造“艺术设计”专业群,培养文房四宝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工艺产品加工人才、销售人才、文化旅游开发推广人才。开发以宣纸及文房四宝等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省级精品课程。邀请“大国工匠”走进校园,现场传习。另一方面,加强与龙头企业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并开展传统文化资源挖掘研究项目。
产业学院发展目标清晰:培养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投身于文房四宝事业,为文房四宝产业提供人才保障,不断壮大全市文房四宝产业,繁荣地方经济。
让文房四宝焕发青春
穿越历史、活在当下的文房四宝,早就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我市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房四宝产业注入蓬勃生命力。全市已开发设计高档伴手礼、文房四宝礼盒、学院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等文创产品410款,笔墨纸砚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1300余万元。
——笔下生花。
分毫、滴片、挎绒……在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一人一座,分工明确,将宣笔制作流程依次呈现。目前,宣笔制作技艺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学校开设有选修课程,这一千年技艺正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中传播着传统的魅力。
——墨韵万变。
作为“中国徽墨之乡”,绩溪县的空气里仿佛都散发着沁人墨香。走进“安徽省重点文化产业”曹素功敏楠氏墨厂,墨香更是扑面而来。如今接手墨厂的汪敏、汪楠兄弟是曹素功敏楠氏徽墨第二代继承者。在恪守传统制墨工艺的同时,兄弟俩也在思考传统徽墨发展的新方向。现在,他们主要致力于开发徽墨的吸附功能,生产出“会呼吸的墨”系列产品,既能保持徽墨本身特性,又有吸附甲醛、硫化物、异味的功能,填补了具有净化功能衍生品市场的空缺,兼具美观与实用。
创新产品,创新销售。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负责人胡氏姐妹——胡翠霞和胡英华,勇闯电商赛道。这家徽墨老字号的网店,现今一个月的销售额便超过了一年。为了进一步推广徽墨文化,姐妹俩还尝试了直播,在直播间里,讲述徽墨故事,传播传统文化。
——纸寿千年。
泾县在传承宣纸手工技艺中,不断创新科技提升品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专利81项,参加制定宣纸和书画纸国标,主持制定燎草、古艺宣、宣纸邮票纸三项行业标准和宣纸用青檀毛皮地方标准,三丈三宣纸突破了宣纸的生产极限,行业话语权稳居全国第一。同时,强化环保投入,投资2500万元兴建檀皮集中蒸煮和黑液综合利用中心。
——多彩盛“砚”。
旌德县白地镇的宣砚文化园内,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一会儿,一块石头就被初步打磨成砚台的基本形态。几个年轻的工匠师傅正在埋头雕刻。
公司负责人黄瑞介绍,“我们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宣砚产品的创意设计,”目前除了有适合学生使用的平价砚台,还创新和中国美院合作推出花瓶、灯罩等艺术品。“砚台石不仅是书写工具,也成为了装饰用品。”宣砚文化园也成为研学教育的热门地,累计接待游客及学生研学30余万人次。(记者 刘畅/文 叶竞文/图)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