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宣城 > 社会民生

中安在线   2025-02-10 09:53:44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编辑:李娜

  护林员正在清理山上的杂木。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清晨的空气中还弥漫着点点凉意。顺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了郎溪县姚村镇妙泉村九村组。

  “山里面冷,得穿点衣服。”见到记者,生态护林员王建平笑着迎了上来。

  身穿橙色护林服,手臂戴着印有“护林员”字样的袖章,手里拎着长柄柴刀……眼前的王建平整装待发。

  “咱们出发!”随着一声招呼,记者跟随王建平开始了新春的巡山工作。

  巡山,首先要确保器材妥当。当天的第一站,王建平来到了村委会附近的标准化防火器材应急储备室。他仔细检查着每一件器材,把风力灭火器一台一台地拎到门口试拉。“设备要维护好,应急时必须随手可取、取来能用,这可容不得半点大意。”王建平郑重其事地说道。今年54岁的王建平,2021年被姚村镇聘为了村里一名生态护林员。虽然时间不长,但从上岗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立下了一个“军令状”:确保责任林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检查完灭火器材后,王建平骑上摩托车,从姚家塔村口驶入通往塔山的蜿蜒山道,正式开启了巡山护林之旅。王建平的护林区域从姚家塔的塔山延伸到鸦山,天然林和公益林都有分布,总面积约1万亩。他的巡山方式就靠摩托车加“脚底板”。好走的路段,他就骑着摩托车巡视;崎岖的山路,就靠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步入塔山深处,满山的树木高大挺拔,王建平不时停下脚步,观察远处的情况。沿途发现荆棘侵占防火通道,他便挥起柴刀,利落地清理干净。他解释道:“塔山有几处坟墓,春节和清明节都是祭扫的高峰期,一旦看到有人烧纸、放炮,我就会上前宣传、劝阻。这段时间,我得多跑来看看。”其实,从正月初一开始,王建平就开始常态化巡山。家人们对此颇有微词,但在王建平心里,山林已经是他另一个“家”,总是割舍不下。

  巡完塔山后,他继续依次前往九村、水榨、鸦山、大林等林区。每经过有农舍的地方,他都会停下摩托车,用手提小喇叭宣传森林防火“十不要”。他告诉记者,镇里设置了众多固定广播宣传森林防火,而护林员的移动小喇叭则作为补充,将防火的声音延伸到每一个山冲和山岭。“森林防火,重在防人。巡林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上山的人做好宣传。”王建平特别强调,每次巡到鸦山古道景区,只要看到游客,他就会主动去打招呼,提醒他们不准把火种带入景区,不能在景区吸烟。

  临近中午,王建平巡至大林组一个竹山洼里,发现两名砍竹村民正在生火蒸饭。他当即快步上前,迅速扑灭了明火。“天气这么干燥,连土都烧得着。一旦失火,这深山老林连消防车也开不进来,太危险了!”经过一番劝诫,王建平引导村民到山下就近借用老乡的厨房蒸饭。除了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王建平在巡林时还要留意其他问题。除了擅伐林木、毁林种茶、枯木清理这些常规工作外,遇到猎捕野生动物铁夹子时,他也会当场销毁。“巡山不是走路,是守护一方水土,是守护万物春生。”说这话时,王建平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几条主路径巡一遍,王建平一天的路程大约有45公里。即使有摩托车来代步,但每天至少有一半的路程需要步行。“只要这里需要我,我会一直守下去!”王建平坚定地说。他的身影渐渐融入山林,成为这片青山碧水间最坚实的守护者。

  在姚村镇,还有20名像王建平一样的护林员。从2021年开始,姚村镇组建了一支20人的生态护林员队伍,通过网格化管理划定每名护林员的管护面积和四至界线。护林员们用脚步丈量山林,用责任守护绿色,与山林一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