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新发镇,传颂着一段感人至深的佳话。年过七旬的“宣城好人”王福保,用30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为植物人妻子汪春香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日前,来到这个温馨的小院,这位白发老人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妻子在院中缓慢踱步——这看似寻常的画面,却是一个用爱与坚韧书写的生命奇迹。
王福保,出生于1954年6月。他和妻子汪春香的日子平凡而温馨。早年,夫妇俩以躬耕田园为生,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在镇上干起了环卫工作。每月的收入虽不丰厚,却安稳幸福。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的一个傍晚。汪春香如往常一样出门去接孙子,突然一辆疾驰的车辆撞上了她。汪春香被紧急送往就近的医院时,生命体征微弱,重度颅脑损伤、多器官受损。由于伤情过重,医院建议转院,王福保连夜将妻子转至南京军区总医院。然而,医生却告诉王福保:病人已危在旦夕,即便全力抢救,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只是成为植物人。王福保恳请医生:“一定要救救我的妻子,哪怕倾家荡产,我也绝不放弃!”
在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王福保一直坚定着信念:“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要救她,她在,家才完整。”在王福保的坚持和医院的救治下,汪春香保住了生命,但成了植物人。一家人也背负上了三十多万元的债务。
在康复理疗阶段,王福保主动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妻子失去吞咽能力,王福保便严格遵循医嘱,每日不厌其烦地十几次蘸水为她润嘴唇。每一次的进步,都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一天,当王福保像往常一样用棉签刺激妻子的手指时,她的手指轻轻颤动了一下。这一细微的动作,让王福保十分激动,医生也大为惊叹。此后,在王福保的精心照料下,汪春香的身体逐渐有了更多的回应,从只能进食米汤,到能吃下炖鸡蛋。但康复的费用,对于负债累累的家庭而言,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无奈之下,一个月后,王福保将妻子接回了家,为此,他辞去了保洁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照料妻子的日常中。
九年多的时光,王福保始终如一地守在妻子身边,不离不弃。面对旁人“放弃”“送福利院”的劝说,他从未动摇过。在他心中,妻子不是负担,而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说:“只要每天能看到她,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做她的拐杖,陪她走过每一个明天。”
王福保的坚守,是爱的力量使然,镇里的关怀也为他们的生活注入了温暖。镇里为汪春香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让这个饱经风雨的家庭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