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宣城 > 文化旅游

中安在线   2024-11-21 10:01:50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编辑:李娜

  西村环山面水、环境优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按照彰显特色、放大优势的原则,确定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弘扬农耕文化和振兴皖南花鼓戏,把西村村打造成为全市首家田园综合体和农业公园”的发展思路,打开了乡村建设发展的新图景。

  精雕细琢塑风貌,打造“小而精致”的宜居村庄。2017年,西村村在全市率先启动美丽庭院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8年以来先后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大力实施“五清一改”工程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打造了户外装置2000米艺术长廊、田间农耕雕塑、田野舞台等20个景观节点。2023年,完成道路沿线庭院提升、山包村民组艺术化改造、城乡一体化供水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人居品质。

  精耕细作育产业,创新把旅游元素与艺术创意相融合。将乡村的艺术化改造作为发展休闲度假游的重要切入点,确定了“遇见童年的自己”的村落主题,景观系统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童年回忆、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有机融合,实施西村网红馆、巷道、田园艺术化改造。通过举办乡村里的中国·西村摄影季、西村过大年、“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等活动,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推介,西村知名度不断提升。这几年,精品民宿酒店、无动力滑翔伞、户外露营、团建基地、亲子研学等项目陆续落地,西村旅游接待能级持续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业态也在持续丰富。

  精诚合作用人才,破解乡村建设发展中人才短缺问题。积极探索党建指导员包村、艺术院校(艺术名家)驻村、文艺家协会联村、企业结对帮村等共建共享模式,为村里招人才、引资源。还通过聘请“荣誉村民”等方式,建立了乡村与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让金点子和好创意点亮乡村建设发展的道路。

  西村走红在定位,要想“长红”,关键在一张蓝图绘到底。接下来,西村将继续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艺术乡村真正融入村民生活。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