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觉龙灯
“龙来了!龙来了!”“旱船队也跟着来了。”2月3日晚,市区北门老街上演了一场热闹的非遗民俗大巡演,市民游客循着锣鼓声聚集到此,等待“主角们”的出场。
晚上6时30分左右,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响起,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下,12位身着黄马褂、头戴红帽的队员舞动着一条闪闪发光的“老龙”。沿着巡演路线,在舞龙者的引领下,龙头追逐着“龙珠”,时而腾空疾飞,时而潜入谷底,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场面颇为壮观,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我们广德市的苏觉龙灯有100多年的历史。”龙灯负责人袁德财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条金龙总长25米左右,内部装了锂电池,夜晚舞动,金龙闪闪发光,极具观赏性。
舞龙不仅是一项力气活,还是技术活。记者在现场看到,老龙翻身、金龙盘柱、老龙戏水等极具难度和技巧的动作,在舞龙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下,表演得栩栩如生,龙的灵动神气得到尽情展现。
“早就听说宣城过年期间有民俗巡演,今天第一次现场看到舞龙表演,非常震撼。”从江西来的游客肖文静和家人准备在宣城多留几天,观看舞狮等其他民俗表演,红红火火过大年。
这厢,苏觉龙灯舞得正酣;那头,横冲旱船也火热上演。
只见,一位船娘子立于旱船中,两人撑篙位列旱船两侧,船尾还有一人手拿蒲扇掌舵。锣鼓声中,船娘子“驾”着旱船,随着撑篙者的动作,应着节拍欢快地作“行船”状。两位撑篙者手执竹篙随“船”就势,且舞且歌。“横冲旱船有150余年历史了,我从二十几岁就开始表演了。”横冲旱船第三代传承人龙安洋今年76岁了,看到围观的群众特别热情,自己也忍不住上场表演。
民俗巡游的队伍一路走一路演,围观群众呼朋唤友、携老扶幼,翘首踮足、竞相拍照,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分享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时而模仿着表演者的动作,时而追逐嬉戏,现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看演出、赏民俗、品非遗,这样的过年才够味儿,才有意义。”一个小时的巡演很快结束,市民游客迟迟不愿散去,有的甚至随着巡游队伍一直走到终点,他们兴奋地谈论着精彩的表演,期望民俗闹新春的活动来年继续。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