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宣城 > 文化旅游

中安在线   2025-02-10 09:53:44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编辑:李娜

  2月7日,正月初十,宣城市第三届春节民俗文化季迎来高潮。在市区北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一场以“宣纸之乡 泾彩纷呈”为主题的非遗展演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和游客驻足。

  当晚6点多钟,暮色初临,北门老街古朴的招牌次第点亮。泾县蔡村的滚龙表演也即将上演。据了解,蔡村滚龙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据表演队负责人王天明介绍,滚龙全长68米,由13多节龙身组成,每节需一名壮年男子舞动。“龙头的重量超过28斤,光练习舞龙头就要3个月。”王天明身后,队员郭智盛正仔细整理着手里的龙灯:“我从19岁就开始学舞龙。小时候看爷爷辈舞龙,觉得威风极了。现在自己能参与,感觉特别自豪。”

  晚上6点半,表演正式开始。随着一阵急促的锣鼓声,只见一条金红相间的长龙从街角盘旋而出。龙头高擎、龙目炯炯,龙身由数十节竹骨与绸布制成,鳞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在数十名队员的舞动下,龙身翻滚间时而“潜渊”低伏,时而“腾云”跃起,引得围观者连连惊呼。“太壮观了!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龙!”一位手持相机的游客激动地喊道。

  随着鼓点的节奏,滚龙开始舞动起来,龙身缓缓盘旋,仿佛一条腾云驾雾的神龙在空中游走。舞龙的队员们步伐整齐,手中的龙杆灵活转动,将龙身盘成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圆圈,动作流畅而有力,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紧接着,滚龙开始盘柱表演。龙身灵活地穿梭在几根高耸的灯柱之间,时而快速盘旋、时而缓缓缠绕,仿佛在与柱子嬉戏。龙头的舞动更为精彩,时而俯冲、时而昂首,配合着锣鼓的节奏,展现出极强的节奏感和力量感,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随着龙身缓缓盘成一个完美的圆圈,跳云灯和小马灯的小演员们也开始了精彩的表演。他们动作到位,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周围的观众也被小演员们的热情感染,纷纷鼓掌喝彩。

  表演结束后,观众仍久久不愿散去。这场融合了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展现了我市民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魅力。市民刘芸带着女儿和巨龙合影:“孩子从课本里知道宣纸来自泾县,今天又亲眼看到泾县蔡村滚龙,真的很‘泾’彩!”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