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一过,春节正式“收官”。但2025年的农历春节又格外不同,它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泾县,首个“非遗版”春节也掀起了各类传统非遗产品的消费热潮。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榔桥镇溪头村的木梳产业园,机器声轰鸣于耳,多个企业正在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新年大家都讲究一个好的意头,‘以梳为礼’,寄托着给亲友们梳去烦恼,梳来一整年顺意的美好寓意。”安徽鸿盛木梳公司总经理俞飞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以木梳作为馈赠亲友的春节佳礼。
榔桥镇木梳制作技艺于2014年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近年来,榔桥镇的木梳匠人们也在不断地创新,将非遗产品融入现代化的生活。同在园区的泾县鑫缘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就在利用AI设计蛇年主题的木梳。“年前我们接到了不少订单,客户要求我们把‘蛇’的元素融入到木梳之中,我们就利用AI软件设计出多个作品,与客户共同商讨确定出最合适的来定制。”老板汪东平告诉记者,AI设计出来的图案更精细、多样,对手艺的要求很高,好在厂里都是老师傅了,难不倒他们的。今年新推出的“金蛇狂舞”“蛇来运转”系列都很受市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网络平台上的日销售量都在2000把以上。
在榔桥镇乌溪村的中国宣纸集团,年前也推出了“灵蛇献瑞”的限量版蛇年生肖纪念宣纸,水墨丹青的礼盒包裹着薄若蝉翼、抖似细绸的宣纸,精美绝伦格外吸人眼球。“我们将蛇年元素和宣纸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推出了限量版‘灵蛇献瑞’为四尺整宣。”中国宣纸集团品牌部经理严琳告诉记者,仅1月份,线上线下销售量已经超过200盒。同时,中国宣纸集团还推出了蛇年纪念宣纸折扇、摆台等文创产品,也很受欢迎。
除了文创产品,泾县的非遗美食也在新春迎来了销售旺季。在云岭镇泾香屋食品厂,传承人黄柱子和员工们正忙着磨粉、炒粉、熬糖、压模、切糕、包装,一包包“墨子酥”“花生酥”“万字糕”等地方特色的糕点批量成型,很快就将运到泾县的各大农贸商超。“云岭糕点是市级非遗项目,也是泾县人青睐的美食,‘糕’‘高’同音,‘万字糕’层层叠叠、口感甜而不腻,有着‘步步高升’‘万事如意’‘甜甜蜜蜜’的寓意。”黄柱子告诉记者,他们在外包装上印上了中国风十足的矢量蛇纹,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年顺顺利利。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期间,该县还以“年货节”为载体,将分散在各个乡镇的非遗项目请到了城区集中布展。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