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宣城 > 文化旅游 > 演艺

戏迷·名角·传承人:杨玉屏的花鼓戏缘

时间:2019-04-02 11:16

  你很难找到准确的词汇去形容杨玉屏,就如同,你很难仅用“戏曲”一词去定义皖南花鼓戏一样。

  加诸在她身上的“身份”有很多:皖南花鼓戏演员、皖南花鼓戏学校校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花鼓戏苑”馆长……

  从艺近六十年,她将生命里最美好的芳华都献给了她所热爱的皖南花鼓戏表演,如今仍执着于它的传承与保护。

  日前,记者走近杨玉屏,倾听她与花鼓戏结缘的多彩人生。

杨玉屏正在教学。本网记者 汪辉 摄

  戏迷

  “戏迷”这个词放在杨玉屏身上,再合适不过。

  1955年12月26日,杨玉屏出生在郎溪县的一个皖南花鼓戏世家,“从小就是在道具箩筐里长大。”她说,家里有一个小戏班子,爷爷和父亲经常到各地唱戏,自己四五岁就登台表演了。

  从小耳濡目染,注定了杨玉屏与花鼓戏的不解之缘。初中毕业后,杨玉屏考上了当时的宣城县剧团,但是父亲并不让她去。

  “他经常说‘唱戏不养老不养小’。”杨玉屏说,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意思是戏曲演员的表演生涯很短;另一个意思是唱戏也就能勉强糊口,难以养家。

  但“戏迷”杨玉屏哪听得进去,即使家人劝阻,她最终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1977年,传统戏曲表演放开后,当时宣城的很多集镇、公社办起了皖南花鼓戏剧团。“就像现在的广场舞一样,经常有一群爱好者在一起表演。”杨玉屏说,那时候大伙儿也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有人唱戏,大家都爱看。

  由于唱功好、身段佳、表演自如,加上平日里刻苦练习,杨玉屏经常被请到其他地方表演。

  “那时候有时一天要表演三场,每场演出观众都特别多,座位坐满了,走廊上也都站着人,还有人趴窗户上看。”谈起那段热闹的时光,杨玉屏的嘴角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频频登台,场场演出,“戏迷”杨玉屏渐渐成了当地的明星,原来只在乡镇、公社剧团表演的她,引来了县剧团的重视。

  1980年,杨玉屏被特招到宁国县皖南花鼓戏剧团,相继出演了《哑女告状》《灵堂花烛》《汉文皇后》等剧的主要角色,真正开始了皖南花鼓戏艺术人生。

  皖南花鼓戏是如何产生的?杨玉屏娓娓道来:太平天国时期,大量的湖北河南移民来到了皖南的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他们也带来了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这两种民间戏曲与皖南当地的民间歌舞融合,再加上徽剧、京剧等剧种的影响,历经了百年演化、发展,具有鲜明皖南乡土色彩的皖南花鼓戏由此诞生。

  “皖南花鼓戏的唱腔主腔有‘四平调’‘蛮蛮腔’‘北扭子’‘淘腔’。”杨玉屏说,这种表演艺术以白扇子、红毛巾、彩色带为基本道具,以多姿多彩的舞蹈和形体动作,完成戏剧动作和人物形象塑造。

  凭借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方热土上,皖南花鼓戏从寂寂无闻到欣欣向荣,后来很快成长为安徽五大剧种之一。

杨玉屏为戏剧爱好者示范。本网记者 翟战 摄

  名角

  说杨玉屏是“名角”,绝不夸张。

  1985年,当时的宣城地区合并各县的剧团,抽调拔尖的演员组建宣城地区花鼓戏剧团,杨玉屏加入了其中。后来,随着宣城撤地设市,剧团改为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剧团。

  地区剧团刚开始组建的时候,杨玉屏经常跟剧团到乡镇、农村去表演。“一年有半年的时候都在演戏。”杨玉屏笑言,那时候,她去街上买菜,也能被人认出是唱花鼓戏的演员。

  “那时我主要表演的是小生角色,后来也演旦角。”杨玉屏介绍,皖南花鼓戏原有传统大戏36本、小戏72本,后来随着新剧本的创作完成,戏也增加了不少。

  尤其是在宣城地区花鼓戏剧团组建后,集中了编剧、音乐、导演、演员等方面的各类优秀人才,也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好的皖南花鼓戏剧目。

  在杨玉屏家里的墙壁上,一张她曾经出演的著名剧目《姐妹皇后》的剧照特别引人注目。

  1986年,皖南花鼓戏经典剧目《姐妹皇后》参加了第一届安徽省艺术节,杨玉屏在剧中成功扮演主要角色毕皇后,荣获调研“二等奖”。后来,该剧还被拍成了戏曲电视,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放,并被美国苹果公司独家买断了播放权。

  “那时候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了我,很多人还找我签名合影,真的像‘名角’一样。”杨玉屏说。

  此后,“名角”杨玉屏的“履历”里,一份份荣誉纷至沓来:1991年,她参加皖南花鼓戏《羯鼓惊天》进京演出,在剧中饰演外型泼辣、内心阴险、行事刁刻的王妃“郝莲秀”,获演出一等奖;1995年参加现代戏《老板娘》演出,在剧中饰演“秀秀”,该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安徽“五个一工程”奖,杨玉屏本人获省演出一等奖;2000年参加安徽省小戏调演,在传统小戏《假报喜》中饰“姚妻”,获演出二等奖;2004年现代戏《送瓜苗》参加“曹禺杯”全国小品小戏大赛,她扮演队长夫人,获演出一等奖……

  那是皖南花鼓戏演出火热的年代。但好景不长,随着电视机走入人们的生活,走出家门看戏的人少了。虽然后来剧团新创作的一些剧目获得了全国大奖,但演出的频次不同往日。

  在杨玉屏看来,皖南花鼓戏逐渐走向了凋零。“到后来,剧团里编剧、音乐、导演等各类人才也渐渐流失了。”她说。

杨玉屏演出现场(右一)。本网记者 戴巍 摄

  传承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是杨玉屏的“新身份”。

  2000年以后,随着传统戏剧市场的急剧萎缩,专业剧团发展停滞,民间剧团举步维艰,皖南花鼓戏处境堪忧。

  为传承和保护皖南花鼓戏,2004年,杨玉屏个人出资22万元,带领皖南花鼓戏剧团下乡演出。那段日子里,剧团跑遍了宣州区的每个乡村,3个月的时间里义工演出了177场,将沉寂多时的皖南花鼓戏再一次推向观众。

  但由于体制改革等原因,3个月后,剧团不得不停止了下乡演出。带着遗憾,杨玉屏离开了她最爱的乡村舞台,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也是在这年,她相继招收了郝承琳、胡爱莲、周慧娟、李海霞、张健、李飞、王世宏等二十多位入门徒弟,一直坚持在皖南花鼓戏的舞台上,为广大观众奉献纯正的花鼓戏表演。

  2006年,杨玉屏到了退休的年纪。退休后,她主动牵头成立了“俏妈妈艺术团”。两年后,她又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办了皖南花鼓戏表演班。

  2008年6月,对杨玉屏来说,特别难忘。当时,皖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昔日濒临灭绝的乡间小戏,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同时被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和保护花鼓戏的步伐从未停止。2009年元月,杨玉屏创办的皖南花鼓戏学校正式挂牌,在这个集剧团管理、教学研究、培训排练为一体的皖南花鼓戏传习基地中,杨玉屏又开始了新的“戏剧人生”。

  2014年启动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传承和保护皖南花鼓戏传承打开了一扇窗。“这种戏曲互动体验的方式,打破以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杨玉屏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主动报名参加学习活动,他们在快乐的体验中逐渐爱上皖南花鼓戏,也通过自身的学习将皖南花鼓戏的形式传承了下去。

  2017年11月25日,大型皖南花鼓戏《母亲河》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大礼堂进行首演。这是全新编排的庆祝党的十九大重点献礼剧目。杨玉屏从剧本创作到登台演出,全程参与了其中。

  2018年12月24日,宣城市区朱衣巷。我市首家民办皖南花鼓戏展示演出传习基地“花鼓戏苑”挂牌开馆。

  对百年老戏皖南花鼓戏而言,“花鼓戏苑”的开馆,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对于64岁的杨玉屏来说,“花鼓戏苑”开馆的意义更具分量,这是她长久以来的梦想。

  现在只要一有空,杨玉屏就会到戏苑来,回忆着旧时的辉煌,体味着曾经的落寞,也在期许着,这片方寸之地,能够变成传承皖南花鼓戏的又一闪亮舞台。

来源:中国宣城网  作者:顾维林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